2016年,泰順縣累計投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3.75億元,完成治理村261個,受益農戶52843戶。
一是分類模式抓建設。針對不同的區域,采取農村生活污水分類治理。在水源保護區、敏感區,結合“五水共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將污水處理和景觀建設結合,實施微動力設施治理模式,目前已建微動力設施45套;在人口密集區采用無動力厭氧+人工濕地治理模式,目前已建無動力設施160套。
二是健全制度抓管理。改變以往全縣統一打包招標做法,放權讓鄉鎮按規定自行確定監理單位,財政等部門制定出臺取消監理投標資格、拉入黑名單等制約制度,不間斷、不定期實行跟蹤監管。2016年累計發現問題15個,現場整改5個,限期整改10個。出臺獎懲制度,對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的項目村給予1-2萬元獎勵。
三是強化運維抓長效。通過競爭性磋商,與第三方運維公司簽訂運維合同,對移交項目設施進行日常維護。目前移交運維管理的項目村122個,出水水質均達到二級標準以上。健全完善農村治污配套政策,明確所需維護資金納入縣財政預算或庫區環境保護專項資金轉移支付,已落實運維經費17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