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海市財政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出臺的多項醫療衛生惠民舉措,及時撥付上級補助資金,足額配套各項醫改資金,2016年安排醫療衛生支出2.79億元,比上年增加39.73%,確保了各項醫改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按時籌集撥付新農合和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資金。為切實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保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順利運行,保障各級補助資金的按時足額到位,北海市財政嚴格按照自治區財政廳的統一規定,按時申報參保人數,及時下達上級補助資金,并籌措撥付本級配套資金:2016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420元/人.年,其中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為300元/人.年,自治區財政對市所屬城區的補助標準為81元/人.年(對直管縣的補助標準為95元/人.年),市及城區財政的補助標準為39元/人.年(直管縣財政的補助標準為25元/人.年),截止6月底的參合人數為120.9517萬人,地方應配套3526萬元,實際到位3526萬元,完成比例為100%。2016年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的補助標準提高到420元/人.年(其中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為300元/人.年,自治區財政對各市縣的補助標準為77元/人.年,各市縣財政的補助標準為43元/人.年),截止6月底的參保人數為17.32萬人,地方應配套744萬元,實際到位751萬元,完成比例100.94%。
二、穩步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是深入推進醫改、有效提高大病保險水平、改善“看病難,看病貴”和減輕群眾大病醫療費用負擔,提高群眾醫療保障水平的重要民生舉措。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把大病醫保納入全民醫保范圍,有利于從制度上筑牢、織密社會安全網,形成合力銜接、相互促進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增強全社會深化醫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14年自治區將北海列入全區第二批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城市,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由各級財政籌措大病保險資金,個人不用負擔。2016年城鄉居民參保人員1408673人,各級財政籌措大病保險資金3944萬元。
三、繼續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是整體推進醫改工作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2016年國家繼續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45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36元/人.年;自治區財政對市所屬城區的補助標準5.4元/人.年(對直管縣的補助標準為5.9元/人.年;設區市及市轄區財政補助標準為3.6元/人.年(直管縣財政的補助標準為5.1元/人.年)。2016年上級下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人數為160.37萬人,應配套金額為531.888萬元,其中市本級69.49萬人,合浦縣90.88萬人,截止12月5日市本級已到位255.964萬元,合浦縣已到位281.728萬元,合計537.692萬元。資金到位率101%。
四、繼續支持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北海市加大了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群眾就醫條件,確保提供給廣大群眾更好的公共衛生基礎服務硬件設施以及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近年來,北海市人民醫院異地擴建及海上救援中心項目各級財政共投入6120萬元,其中:中央補助5100萬元,自治區補助510萬元,市本級配套510萬元。在上述基礎上,在地方債券中安排2000萬元支持市人民醫院異地擴建和海難救援中心的建設。根據北海市第十四屆人民政府第71次常務會議紀要精神,市第二人民醫院整體搬遷一期工程項目貸款中3億元對應的本息納入政府性債務,由市財政安排資金償還。2016年市財政年初預算安排1562萬元用于第二人民醫院整體搬遷一期工程項目貸款的還本付息。
五、繼續支持實施艾滋病攻堅工程。市財政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把艾滋病防治作為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民生工程重點推進。2016年市級財政共配套艾滋病防治專項資金200萬元,高于人均1元的標準,為我市完善艾滋病防控體系,提高艾滋病治療服務水平提供了資金保障。
六、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著重圍繞完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焦點問題作文章、定舉措。一是2016年我市所轄的合浦縣繼續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市財政局積極配合市衛生和計生、醫改辦等部門做好相關的政策制定和落實工作,保證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合浦縣應配套的112.86萬元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補助,全部到位。二是2016年,市本級財政共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補貼2026.49萬元,其中落實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補助配套資金44.1萬元(市級配套14.7萬元、合浦縣配套29.4萬元)。
七、其他醫改資金的到位情況。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落實了免費婚前檢查市本級財政配套17萬元,鄉村醫生養老補助資金21萬元,疾病應急救助基金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