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汕尾市財政局不斷加大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的支持力度和財政投入力度,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負成本、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等生產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等,重打降成本“組合拳”,精準發力為企業減輕負擔,促進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全力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助力企業降低交易成本。健全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力度,認真解讀并貫徹各項財政惠企政策措施,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減稅清費降低企業成本。如落實好“營改增”全面擴圍、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等各項優惠政策;妥善推進部分國家和省規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工作,全面實現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制定出臺《汕尾市財政扶持產業發展政策的若干規定(試行)》《汕尾市財政資金“貸轉補”管理辦法(試行)》《汕尾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扶持產業和招商引資系列優惠政策。多渠道對外宣傳各類優惠政策,讓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二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把有限財力重點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領域,在適度擴大需求的同時保障供給側質量。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及時撥付各類涉企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著力對投資總量大、產業關聯度高、對全市經濟拉動性強的比亞迪汽車項目等重點項目開展跟蹤服務,深入開展“暖企行動”,綜合運用財政補助、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財政扶持政策,對企業“資金上支持、政策上扶持、服務上到位”,積極培植財源。全力助推汕尾市供給側結構性降成本行動改革。
三是堅持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與激發內生活力相結合。重點降低人工、稅負、社會保險、融資、電力、物流費用、中介費用等領域成本。如加大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運用增信、貼息風險分擔等措施引導銀行機構優化信貸投向,加大對我市重點產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采取事后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增加技術改造、研發創新投入;對重大科研成果轉化實施專項支持,以財政投入引導企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的對接。著力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升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