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江西省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和著名的紅色旅游城市,也被稱為“贛南”。是被國務院多領域努力推動的歷史文化名城。
2015年7月16日,中鐵二十一局集團六公司副總經理集結10余名管理團隊在贛州落戶,在快速完成基建后。8月21日,昌贛客專贛州境內最長特大橋——梨園特大橋開工儀式在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地舉行,標志著昌贛鐵路建設已經駛入了“快車道”。
2016年年初,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氣氛中,六公司昌贛客專項目建設者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匆匆忙忙地進駐贛州工地,拉開了昌贛客專建設新的戰斗序幕。
各顯神通打好保衛戰
贛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全省首個綜合保稅區,著名的“紅色”旅游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吸引了眾多的企業和有志之士前來投資和旅游。2015年末常駐人口和流動人口960余萬,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大的城市人口出行交通壓力,高鐵建設迅速成為了政府和市民的熱切期盼。
贛州西站設計效果圖一出,更是引來市民熱議,頓時“二十一局”成備受各方關注的焦點。
筆者現場了解到:中鐵二十一局集團六公司,作為昌贛客專贛州西站工程建設的主力軍,面對紅線征地近900多畝的建設范圍,房屋拆遷面積達14萬余平方米,還要解決城投公司世界汽車城項目近10年來最為棘手的征地拆遷遺留問題,頂著 “征地拆遷任務”制約工期進度的巨大壓力。
贛州西站及路基區間線下施工任務,設計昌贛客專下穿飛翔大道公路,對飛翔大道約1.1公里路段進行封閉全幅開挖,施工前需要臨時改移道路進行過渡。
因飛翔大道公路跨鐵項目位于贛州市區進出贛州黃金機場要道,車輛交通流量密集,擔負著交通主要功能,而高鐵下穿飛翔大道又是處于貫穿贛州西站的主要咽喉區,呈現“各類管道管線密集、遷改任務重,施工難度高、周期長,技術要求精”的特點,能否按照節點完成任務,成為項目一大重難點工程。
“要想突破贛州西站建設,必須拔掉這檔‘攔路虎’”。負責該站施工的負責人說。
受贛州市城投公司世界汽車城規劃用地范圍征地拆遷遺留問題影響導致停工3個月之后,3月30日,贛州西站飛翔大道改移工程再次啟動。
贛州市南康區人民政府始終把昌贛高鐵項目作為“第一號工程”,針對贛州西站境內涉及城投征地拆遷遺留問題影響高鐵項目施工,原區委常委鐘春蓮多次組織區、鄉鎮等有關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調度部署,分析研判問題癥結,查閱政策依據,平衡各種利弊關系,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圖為:負責飛翔大道改移工程的技術主管蔡京建,看著即將通車的飛翔大道改移道路透出了喜悅。
鳳崗鎮人民政府原黨委書記李紹武、鎮長黎俊、黨委委員副鎮長黎明莉等主要領導親自上手,帶領工作組同志多次反復深入相關村組和老俵家中,解讀政策,宣講高鐵建設對區域發展帶來的重大意義,勸解村民要遵紀守法,同時高鐵建設也不會損害老俵利益。
“千難萬難,征地拆遷第一難”。磨破嘴皮,跑斷腿,任憑多次反復工作,解決老俵的思想工作收效甚微。“研判癥結,用足政策,彰顯公信,力推昌贛客專工程建設進程”,高鐵項目建設不能再等,不能再拖。
3月28日晚上,鳳崗鎮人民政府連夜召開征地拆遷問題會議,主要領導再次深入村組及老俵家中做耐心細致勸解,直到凌晨2點,結果卻一切依然如故。
3月29日上午10時,高鐵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和人員集結待命,由鎮政府主要領導組成的工作組成員,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再次做老俵勸解疏導,從政策,從道義,從法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三人一組,五人一隊,經過政策攻心。12時許,現場村民漸漸散去,施工恢復正常秩序。
政策得力,手段合法,正是南康區及鳳崗鎮各級人民政府堅持正義,堅持真理,堅決支持合理合法訴求,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維護社會公德,保護高鐵項目建設正常秩序。
在施工現場了解到:因高鐵下穿飛翔大道形成交通交叉影響,工期緊,遷改管線繁多,施工難度大,工藝復雜,為確保高鐵施工順利進行,經各方論證,確定對飛翔大道進行封閉改移過渡。
飛翔大道改移工程采用城市快速路標準修建,設計時速40公里/小時,線路全長1198米,線路設計四條平曲線,在飛翔大道設置進出口,以路基形式與原有道路順接,為確保一年使用期的道路質量,路面采用混凝土澆筑,填筑級配碎石約8800立方,澆筑混凝土約4400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