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企業不得不變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每一屆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國際高參”們總會談論經濟危機帶來的挑戰。但不管全球經濟壓力如何加劇,他們總還保持著自信,顯得游刃有余。可是這一次,當會議第一次將討論主題定為“互聯網”時,部分來自金融、制造等相對傳統領域的企業家,語氣變得激動了,提及的問題尖銳了,甚至互相發出警告,認為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刻。
“現在所處的是一個顛覆的時代,如果我們做錯了,讓競爭者超過了我們,我們就可能被顛覆。不僅是你的市場份額沒有了,基本上你就消亡了。”在眾多企業家的發言中,銀瑞達集團董事會主席雅各布·沃倫伯格的觀點最為尖銳,幾乎是給所有傳統大企業敲響了警鐘。沃倫伯格甚至把自己和同行們比作“那些比較老的老恐龍”,他認為從現在開始就要讓年輕人加入來挑戰“老恐龍們”,讓傳統企業產生創新思維,改變過去的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恐龍”才可以往前走。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我真的不覺得我們是‘恐龍’。”在點評沃倫伯格發言時,會議主席WPP集團創始人蘇銘天爵士反復強調了這一點。他認為傳統的“巨無霸”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可以抓住機會,實現自我變革。蘇銘天在大會主旨發言中表示,互聯網已經進入到每個行業當中,從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成員企業,到上海市政府,大家都可以看到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但是如果大家不抓住、不進行積極反應的話,它們很可能成為威脅和風險。”
蘇銘天表示,上海為企業擁抱互聯網提供良好的機遇,“上海將進一步擁抱中國國家的戰略重點“互聯網+”,將高科技和傳統的行業,制造業、能源、農業、金融、公共服務等進行更緊密的整合,從而讓這個城市更加智慧、更加發達、更加互聯、更加高效。”
貝恩公司董事會主席加迪耶什說,“任何一個公司要有自己的‘數字未來’,就必須要愿意顛覆自己的行業,否則的話其他人就會領先這個行業的未來。”加迪耶什表示,在上海的“互聯網+”時代,首先要進一步的加快創新和創業,創新要吸引更多的來自國內國外的創新者,另外要繼續強調教育,關注企業轉型所需要的技能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