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德市石門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加大教育保障力度,促進教育質量持續保持領跑全市乃至全省領先水平。今年高考,該縣上線率達99.73%,本科一批錄取905人、錄取率達28.6%,其中9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再次續寫了教育輝煌。
一是保障教育投入力度,夯實教育基礎。2008年以來,該縣累計投入資金13750萬元,圓滿完成了省定85所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創建任務。2014年啟動“教育三年攻堅”,計劃總投入8558萬元,現已完成投入7881萬元。其中,維修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99所,91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實現“三有”目標。同時,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投資1.2億元的思源實驗學校投入使用,計劃投資4億元的湘北職專異地遷建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寶峰街道中心學校、楚江街道三完小等一大批城鄉學校面貌得以徹底改觀。
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堅持“退一進一”原則,以特崗教師招聘、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免費師范生培養等方式,2011年來共招聘錄用青年教師1000多名。同時,以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對口支教為重點,著力加強教師隊伍的均衡配置,僅2015年就交流校長教師300多名,交流面達15%。為保障教師待遇,教師績效工資由縣財政全額保障,高中教師績效工資高出公務員20個百分點;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武陵山片區教育人才津貼,2013年以來累計發放鄉鎮補貼1840.3萬元、教育人才津貼4930.5萬元。
三是營造教育良好環境,推進教育扶貧。將教育工作納入了建設武陵山片區經濟強縣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件大事”。制定了縣級領導定點聯系學校和縣直單位對口聯系學校制度,并將相關單位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納入績效考核。2014年,石門縣財政注資400萬元成立了石門縣教育基金會,現已募集基金3700萬元,獎勵資助學生和教師3100人次,發放獎勵助學資金1300萬元。此外,該縣每年還舉行一次扶貧助學募捐活動,不僅全縣干部職工人人參與,縣直單位今年也納入捐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