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財政局堅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加快“三市”建設為目標,以嚴格推行重點工作責任清單制、重要工作事前論證調研制、科室包抓縣區財政收支任務制和季度督查通報制為抓手,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中主動作為,確保了年度5個方面26類68項重點工作順利推進,呈現八大亮點。
一是財政收支實現“雙過半”。上半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6.81億元,占年初預算的56.4%,同口徑增長14.3%,增幅全省第五,收入質量全省第一。全市財政支出執行155.33億元,占調整預算的60.91%,同口徑增長18.92%,增幅全省第四,主要財政指標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二是支持產業強勁有力。年初預算安排落實了1.5億元,重點用于支持“六大產業”和重點項目。上半年,爭取項目資金1335萬元,重點支持了中小企業發展、縣域工業集中區、商貿流通等項目;籌措資金965萬元,對全市循環發展先進工業園區和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行獎補。
三是切實保障改善民生。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127.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2.2%。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為29.5萬名7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生活保健補貼2.34億元,為2萬名農村五保對象安排供養資金0.6億元,發放低保資金2.1億元、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1803萬元、殘疾人護理補貼746萬元。
四是全力支持脫貧攻堅。從2016年起,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專項扶貧資金,2016年安排3809.1萬元,制定了《漢中市脫貧攻堅財政配套資金支持計劃實施方案》,設立了包村貧困戶產業扶持資金和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工作經費。
五是系統推進預算改革。為進一步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在認真研究各項預算管理和改革舉措之間的整合與統籌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了《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實施方案》和《零基預算管理辦法》。
六是推進內控制度建設。建立了市財政局內控委、內控辦、內控聯絡員三級管理制度,編印了《市財政局內控管理制度匯編》一書,內含內部控制基本制度、政策制定、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機關運轉、財政投資評審、政府采購管理等10個專項風險防控辦法,梳理了財政工作各環節、各流程、各崗位風險點,分別制定了防控措施。
七是“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堅持從緊編制、從嚴審核“三公”經費,加強“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和月報管理,調整了市級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做好了會議定點場所的審核掛牌。上半年,全市“三公”經費同比下降22.4%,其中市本級下降24.7%,實現了只減不增。
八是全力“清稅降費”。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在政府網站公布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收費清理工作。今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將階段性減低我市失業、生育保險費率,調整工傷保險基準費率,我市企業每年將少繳社會保險基金6700萬元,少繳部分全部用于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