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煉石易主事宜日前敲定。5月10日晚,*ST煉石披露,公司擬向四川發展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投集團”)發行不超過2.01億股股票,募資不超10.9億元,用于償還有息負債及補充流動資金。
若交易順利實施,航投集團將成為*ST煉石控股股東,四川省國資委將成為公司新實控人。同時,航投集團擬將*ST煉石作為四川發展在航空制造領域內的重要產業及資本運作平臺,后續如何深入運作頗值得關注。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交易也使得國內航空產業整合運作再添新例。
*ST煉石易主四川國資
【資料圖】
此次擬入主*ST煉石的航投集團,控股股東為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發展”),實控人為四川省國資委。
公告顯示,航投集團定位為四川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板塊的資產整合、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臺。立足航空航天產業基礎,航投集團致力于推動航空航天產業優勢資源整合,不斷夯實四川發展航空航天板塊“資本+實業”的基石。
再看*ST煉石,2013年以來,公司深入拓展航空制造領域業務板塊,相繼成立了成都航宇等多個公司,并先后完成對Gardner、NAL、FDM的收購。目前,航空業務已成為*ST煉石主要業務,也是公司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
但由于航空制造業屬于資金及技術密集型產業,*ST煉石長期通過對外借款、銀行借款等債務融資方式籌集資金,來支撐高額的前期投入,再疊加產業環境等影響,公司業績表現欠佳,資金狀況也不容樂觀。
2019年至2022年,*ST煉石已連續4年虧損,且銀行借款存在逾期。債務融資產生的高額利息,更是拖累公司業績。2020年至2022年,*ST煉石利息支出分別為9226.46萬元、1.26億元、1.75億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117.13%。
事實上,航投集團控股股東四川發展,與*ST煉石淵源已久。*ST煉石第二大股東四川發展引領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引領資本”)控股股東即為四川發展。此次發行前,引領資本和引領資本1號資管計劃合計持有*ST煉石股票約8148萬股,為公司新控股股東航投集團的一致行動人。
按本次發行數量上限2.01億股進行計算,發行完成后,航投集團將直接持有*ST煉石23.08%的股票;航投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公司32.41%的股票。
在*ST煉石看來,公司通過本次發行,將獲得大額長期資本補充,對于公司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一方面可用于進一步降低負債規模,優化資本結構;另一方面可為后續主營業務的內延式發展和外延式增長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而發行完成后,航投集團擬將*ST煉石作為四川發展在航空制造領域的重要產業及資本運作平臺,放大上市公司的平臺效應,優化雙方管理體制,形成新的組織合力,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根據*ST煉石、航投集團、公司原控股股東和實控人張政所簽署的《合作協議》約定,航投集團有權提名董事會的多數席位。
航空產業多項資產整合進行中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A股航空產業資產、資源整合持續推進,多項動作已在落地途中。1月9日,航空工業集團宣布,將旗下的直升機領域優質資產昌飛集團100%股權和哈飛集團100%股權注入中直股份,由此實現直升機業務的整體上市,并進一步減少關聯交易,規范同業競爭。
緊隨其后,同屬航空工業集團的上市公司中航電測披露,擬發行股份購買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成飛集團”)100%股權。公司將新增航空武器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生產業務,并將主要聚焦于航空主業。
中航電測4月27日晚披露的最新進展顯示,本次重組所涉及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工作正在持續推進中。除本次重組預案披露的風險因素外,公司尚未發現可能導致公司董事會或者交易對方撤銷、中止本次重組或者對本次重組方案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相關事項。
除資產整合外,相關上市公司也在尋求資源聚合。如5月10日,主要從事軍用裝備和民用飛機產品檢驗檢測的西測測試披露,公司擬出資510萬元,與西北工業大學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太倉暢翔航空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多方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主要圍繞核心技術進行結構設計及專業設備研發等,有利于公司充分整合民機業務方面各方資源,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航空制造產業緣何加速整合?該行業具有前期投入大、資金占用大、研發周期長、準入壁壘高等特性,龍頭企業整合聚力或意在搶抓行業機遇。這或許也是四川省國資委紓困式“接盤”*ST煉石的考量。
“2023年以來,航空制造業全球復蘇趨勢顯著。從長期發展來看,全球航空市場前景廣闊,市場規模將持續上漲。”*ST煉石在公告中直言,中長期來看,我國一直將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業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且我國民用航空制造產業鏈的發展還有較大空間,航空業長期發展前景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