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30日訊(記者安然 朱玲)今年2月在中消協發布的“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培訓服務的投訴在服務大類投訴中居于第3位。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退費承諾難履行、培訓課程師資大“縮水”、“誘導”學員辦理“培訓貸”三個方面。
近日,就有多位網友在啄木鳥平臺投訴稱,他們在“深圳國華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在線”)報名了教育培訓服務,卻遭遇“虛假宣傳”、“誘導借貸”、“退費難”等難題。
【資料圖】
報名3天 僅能拿到20%退款?
網友曉楠(化名)在啄木鳥平臺投訴稱,其接到自稱某某大學老師的招生電話,讓其報名自考專本連讀。“之后又說是跟某某大學合作的機構,報名的時候給我說教育分期,操作完之后我才知道是網貸分期。一看報名的收款單位是深圳國華在線教育有限公司。”
曉楠“感覺不對勁”,于是撥打了某某大學熱線進行求證,而該大學表示并不知道國華在線這個機構,雙方也沒有合作。曉楠趕緊聯系國華在線進行退費,此時距離曉楠報名僅3天,對方表示根據合同條款,要扣除綜合管理費以及違約金等各種成本,最終下來曉楠只能退款20%。
無獨有偶,網友王先生(化名)也在啄木鳥平臺表示,遇到自稱是海南某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招生老師。“后面招生老師多次強調有大學授權入學協議保障合法權益,我就繳費和辦理了分期貸款進行報名,合計9480元。收款單位同樣是國華在線。“王先生在投訴中表示。
“交了錢報名以后,我才反應過來,其實是國家性質的考試,國華在線只是賣網課,其余的什么都不管了,該考試的時候通知一下考試時間。”同樣在投訴退款難的網友小雪(化名)表示。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注意到,累計投訴量達570多條。一位職業教育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教育培訓行業中尤其是成考、自考類培訓等,確實會存在以某某大學作為“營銷噱頭”的“弊病”。
根據網友投訴的情況來看,他們去申請退款都或被拖延、或被拒絕,或被告知只能退還20%、30%的費用。網友王先生認為,還沒有開課,就要進行扣款是非常不合理的。既然是國華在線“虛假宣傳”在先,那機構不僅應該給學員退款,還應該“全額退款”。
但國華在線堅持表示按照合同退款。學員與國華在線所簽署合同中,明確寫到:“因乙方因個人原因申請退學、退費的……甲方在扣除一切成本(開課成本40%、綜合管理費20%以及違約金)后支付給乙方。違約金約定為培訓費用的20%。” ”自報名之日起超過7個自然日,乙方向甲方申請退費、退學的,甲方不予受理,并不向乙方提供任何退款。”
而投訴網友認為,這根本就是“霸王條款”。
被指以“免息”、“助學”誘導學員貸款
除此,多名網友在投訴中還表示,國華在線并未明確向學員表明是在第三方平臺借貸,而只說是“免息助學貸款支付”,有“誘導”借貸之嫌。記者以“國華在線 誘導貸款”在黑貓投訴平臺進行搜索,顯示結果達68條。
“他說他幫我填信息,還給我發鏈接,說是國家的免息助學貸款,給個鏈接讓我點進去,打開一看其實是小雨點小貸,他一步一步盯著我弄,一共貸了5382元。”網友小雪在投訴中表示。
有業內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職業教育的學習周期通常以年為單位,且學費一般在數萬元左右。過高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無形中提高了消費者的決策門檻。為此,很多職業教育機構會推出“培訓貸”業務。
“近年來我們在與教育場景的貸款中,都會要求由合作方代客戶來支付的貸款手續費。”有貸款機構人士向記者透露。也正因為如此,教育培訓機構會以“免費”、“零利息”來吸引學員。
但零壹智庫特約研究員于百程表示:“這本質上還是一種借貸消費行為,如果消費者不還款,會影響個人征信。” 由于未能及時還款,網友小雨表示其征信上已經出現了逾期記錄。
不僅如此,記者還注意到,如果學員需要退費,教育培訓機構是會從學費中扣除這筆“貸款手續費的”。在一份國華在線學員提供的貸款合同中,明確寫到其5382元的貸款需要支付的8%手續費,金額為430.56元。
企業回應:已及時跟進處理
針對上述情況,記者采訪了深圳國華在線教育有限公司,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國華在線是通過直營團隊和合作的教育公司,來幫助全國二三線及偏遠地區的學生開啟在職求學之路。然而,合作的教育公司屬于第三方,并不受國華在線教育主體控制。因此,在招生環節會出現招生不規范及管理的漏洞。
國華在線表示,就記者采訪中提到的投訴問題,其已經在第一時間響應。對于投訴中的涉事合作機構,“先取消合作,調查后如果確實是沒有(違規),再考慮是否保留合作”;對于符合條件的消費者,雙方也已達成一致退款意見。下一步,國華在線將更加嚴控合作的風險,更加嚴格把關質檢標準和合作標準。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也采訪了放貸機構之一的小雨點小貸,其表示,公司針對客戶“退貨/退款”的需求有完善的處理機制,在接到客戶反饋時會積極幫助客戶處理需求。客戶如有退貨需求時,除了可以向商戶反饋,也可致電我司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