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30日訊(記者葉淺 單盛群)日前,未來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來穿戴”)更新招股書,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情況。
未來穿戴是一家為個人與家庭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產品的企業,旗下品牌SKG提供多款可穿戴健康產品和便攜式健康產品。
然而,近年來公司核心產品頸椎按摩儀需求疲軟,歸母凈利潤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下滑,公司未來的成長性面臨挑戰。
(資料圖片)
此外,盡管公司利潤呈下降態勢,卻絲毫不影響公司分紅,兩年半時間內,未來穿戴累計分紅達3.65億元。與此同時,報告期內董事們拿著遠超行業公司的年薪,公司卻存在未全員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情況。
歸母凈利潤連降三年
未來穿戴專業從事可穿戴健康產品和便攜式健康產品以及其他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
從收入結構來看,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報告期內,包括頸椎按摩儀、眼部按摩儀、腰部按摩儀在內的可穿戴健康產品始終是未來穿戴的業績主力,各期收入占比分別為76.78%、91.84%、84.05%、85.96%,呈上升趨勢。
但具體到各項單品,支撐公司超七成收入的頸椎按摩儀產品市場需求疲軟。2021年,頸椎按摩儀收入7.43億,同比下降13.1%;2022年上半年,頸椎按摩儀收入2.15億,不及2021年收入的1/3。
2019-2021年,在產品單價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未來穿戴頸椎按摩儀銷量分別為310.58萬件、471.08萬件及405.04萬件,2021年該產品銷量同比下滑14.02%。
來源:未來穿戴招股書
盡管眼部按摩儀、腰部按摩儀收入實現了翻倍增長,但核心產品頸椎按摩儀銷量的減少,導致未來穿戴收入整體放緩乃至下滑。
據招股書,2022年度,未來穿戴經審閱營業收入為9.05億元,同比下降14.67%,歸母凈利潤1.19億元,同比下降9.28%,公司稱業績下滑原因為受宏觀經濟環境不利影響較大。
這對申報創業板IPO的未來穿戴帶來了一定挑戰,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未來穿戴的業績增長乏力之象早在三年前就已出現。
綜合此前招股書數據,2019-2022年,未來穿戴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3億元、1.43億元、1.32億元和1.19億元,2020年起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32.71%、-8.26%、-9.28%,公司歸母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
而從頸椎按摩儀產品銷量的下滑情況來看,未來穿戴想要回到2019年的凈利潤水平,顯然要正視是受宏觀環境還是消費熱潮退去的影響。由此來看,未來穿戴的業績是否能夠滿足創業板對于成長性的要求或許需要時間的驗證。
管理層薪資遠超同行 部分員工五險一金卻未繳納
盡管未來穿戴凈利潤連年下滑,卻不妨礙公司大手筆分紅。2020-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分別現金分紅1.55億元、1.6億元和5000萬元,共計3.65億元。其中,2020年、2021年分紅金額皆超過當期凈利潤。
除了大筆分紅之外,未來穿戴倒退的業績,也絲毫不影響公司管理層收入大幅增長。
2019-2021年,未來穿戴董監高和其他核心人員的稅前薪酬總額分別為442.73萬元、1085.11萬元、2403萬元,連年遞增。尤其是2021年,公司向其董事長及董事(不含獨立董事)支付了遠超行業均值的高額薪酬。
來源:首輪問詢函回復
對于深交所首輪問詢函提出的“結合倍輕松、科沃斯、石頭科技等同行業可比公司董事薪酬情況,說明發行人董事薪酬水平的合理性”,未來穿戴回復稱,“2021年發行人董事薪酬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作為創業型企業,堅持實行并不斷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與福利,吸引具有豐富經驗的相關人員入職公司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力求樹立一個待遇良好的公司形象,未來穿戴員工公積金繳納情況卻并不如其回復的那般優越。報告期內,公司存在未全員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情形,未來或存在因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納瑕疵被主管部門要求補繳及受到處罰的風險。
此外,2019-2021年,公司人均創收逐年減小,各期分別為178.37萬元、162.46萬元和151.89萬元,與倍輕松、科沃斯相比,未來穿戴人均創收能力持續下降。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對于未來穿戴IPO進展,中國網財經記者將保持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