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在首批產品上市8個月后,增強型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ETF)又迎來新成員。易方達、匯添富、廣發、南方等13家基金管理人申報了增強策略ETF,為指數增強型基金再添場內新工具。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已運作的5只增強型ETF管理業績良好,產品規模穩定,交投活躍度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隨著增強型ETF批量上報、創新產品由試點轉為常規,股票ETF產品的供給將進一步得到豐富,滿足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需求,推動權益類基金創新發展,并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資料圖)
13只增強策略ETF密集上報
創新產品“試點轉常規”
10月21日,證監會官網顯示,易方達、匯添富、廣發、南方等13家基金管理人集體申報了13只增強策略ETF產品。
從產品名稱看,易方達、匯添富、博時三家基金公司上報的是“中證500增強策略ETF”;南方、鵬華申報了“上證科創板50增強策略ETF”;招商、國泰、銀華、華泰柏瑞申報了“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嘉實、富國申報了“創業板增強策略ETF”等;繼首批跟蹤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的增強型ETF后,增強策略ETF跟蹤的指數標的更為豐富和多元。
所謂增強策略ETF,是指運用指數增強投資策略,以合理控制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為前提,以獲取超越基準指數收益為目標,以實物申贖模式運作的ETF產品。
據介紹,增強策略ETF產品投資收益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跟蹤標準指數獲得的貝塔收益;二是管理人通過量化研究策略等創造的阿爾法收益。
談及多家公募上報增強型ETF的現象,業內人士表示,13只增強策略ETF的密集上報,說明該類創新產品已經完成“試點轉常規”,有利于進一步豐富股票ETF產品供給,滿足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需求,繼續推動權益類基金創新發展,并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通過增強型ETF可以參與場內指數投資,且可以在控制指數偏離度的同時,力爭獲取超額投資收益。該類產品兼具指數增強型基金和ETF的特點,在產品費率上,相比普通的指數增強型基金更低。ETF的產品形式將更加優化投資者的交易體驗,指數增強的超額收益也將更加提升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獲取超基準年化正收益
交投活躍度較高
資料顯示,2021年11月,首批5只增強策略ETF獲批,跟蹤基準指數為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股票指數。5只產品分別為南方中證500增強策略ETF、華泰柏瑞中證500增強策略ETF、景順長城中證500增強策略ETF、招商滬深300增強策略ETF、國泰滬深300增強策略ETF,發行總規模65億元,這些產品多數在2021年末、2022年初設立和上市。
成立以來,首批產品在股市劇烈震蕩中,獲取了超基準平均年化正收益,相比跟蹤標準寬基指數的產品,多數斬獲了一定的超額回報。
換手率方面,上市以來,5只產品日均換手率均在10%以上,日均成交金額均在3000萬元以上,顯著高于同期股票ETF的4.9%日均換手率中位數和1300萬元的日均成交金額中位數。
談及首批產品的市場表現,上述滬上基金經理表示,增強策略需要基金管理人發揮主動管理能力,獲取超越指數基準的超額收益。首批產品的管理人選取了在指數和量化投資領域具有較長時間積淀、投研水平優秀的機構,產品的平穩運行初步體現了上述機構的專業能力。
多位投研人士認為,增強型ETF的發展空間較為廣闊。
華南一位公募投研人士表示,指數增強型基金歷史業績優秀,投資者認可度較高,為增強策略ETF的發展打下了投研基礎和客戶基礎。目前,股票ETF總規模已超過1萬億,未來,產品由標準股票ETF產品向增強型ETF創新發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