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記者 張增艷)3月1日,海港企業(00051.HK)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稱,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2020年的33.13億港元增長35%至44.84億港元;營業盈利同比增長15%至5.88億港元;凈利潤扭虧為盈,達3200萬元。需要指出的是,海港企業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虧損2400萬港元,較2020年的-11.19億港元有所收窄。
資料顯示,海港企業是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九龍倉置業”)的附屬公司,核心業務為地產開發、酒店發展與投資等。其中,地產開發在收入中的占比較高。具體來看,2021年,海港企業通過地產開發實現收入35.53億元,酒店物業5.8億元,投資物業1.93億元。而地產開發的收入較2020年的25.34億港元出現大幅增長,主要因為蘇州國際金融中心單位的銷售額確認入賬。
就海港企業的資產布局而言,香港占比71%,內地為23%。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港企業的酒店物業資產規模最大,達71.7億港元。其中,香港美利酒店60.01億港元、香港馬哥孛羅2200萬港元、常州馬哥孛羅3.54億港元以及蘇州尼依格羅酒店7.93億港元。其次是投資物業資產達51.38億港元,包括香港馬哥孛羅的基座商場45.66億港元、星光行單位為5.72億港元。發展物業資產達22.27億港元,主要是蘇州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物業部分。不過,總體資產規模遠不及2020年的49.47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港企業正逐步撤出內地發展物業市場。早在2020年年報中,海港企業明確表示,繼蘇州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于2021年落成后,公司的土地儲備僅剩上海南站項目,集團的權益占比為27%。
與此同時,海港企業也在出清內地的其他資產。今年2月21日,海港企業發布公告稱,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展天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展天投資”)以4.03億元的交易對價將九龍倉(常州)置業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售予常州優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常州優眾”)。
公告顯示,九龍倉(常州)置業有限公司主要開發位于常州市的一個地產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的住宅物業銷售額達50億元,剩余的未售物業主要是一間總樓面面積約4.4萬平方米的酒店。交易完成后,海港企業將錄得除稅前盈利約2.32億元,交易出售所得4.03億元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九龍倉(常州)置業有限公司與常州馬哥孛羅的現有租賃協議將會終止,而常州馬哥孛羅將停止其酒店營運。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1年以來,內地的房地產形勢急轉直下,市場持續下探,這也加速了不少開發商處置資產的步伐。未來,開發物業的急劇萎縮將使海港企業的收入及盈利均出現波動,并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此外,今年2月,香港及蘇州兩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嚴重反彈,海港企業旗下的酒店業務及投資物業也將受到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