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醫美消費群體出現明顯低齡化趨勢,在缺乏相關規制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受到“誘惑”走進醫美機構整形。上海市近日修訂了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對未成年人醫美消費作出了明確限制,規定“未經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
滿足消費者對美的需求無可厚非,但盯著未成年人的醫美不僅不美,而且危害大。醫療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其需要通過手術等具有創傷性、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體進行修復與再塑,本身具有較高的風險。而未成年人身體尚在發育階段,過早接觸醫美既不利于身心發展,更會對個人價值觀、審美觀帶來不良影響。在缺乏判斷力、辨別力的情況下,未成年人也很容易被不良醫美機構的一些“套路”所引誘,導致權益受損。
此次上海市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在制度層面對未成年人醫美問題予以回應,為未成年人撐起法律保護傘。明確要求沒有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任何機構都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這既是對《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相關內容的強化,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立醫院“關正門”、市場機構“開后門”,限制那些誘導未成年人消費的醫美機構。強化監護人的責任,有利于降低未成年人醫美消費的風險。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構筑未成年人保護防線,永遠在路上。剎住醫美低齡化之風,還需要形成社會合力:職能部門要加強監管、加大專項檢查,醫療美容平臺和機構要恪守法律、依法規范經營,學校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家長更應發揮關鍵作用。全社會齊心協力,才能共同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