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期間,中國網財經履行媒體監督職責,聯合啄木鳥投訴平臺(tousu.china.com.cn)推出《2022年3·15金融曝光臺》專題策劃,切實推動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中國網財經2月25日訊(記者 燕山 鹿凱)近日,中信信托因接連卷入房企信托計劃違約事件成為焦點,面對投資者的維權訴求,中信信托被指“態度冷漠”。
一位業內資深律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則表示:“信托產品已打破剛兌,投資發生損失并不少見。如果受托人已經盡職盡責履行了自己的職責,盡管投資產生損失,也難以向受托人追責。但如果受托人違反信托文件擅自處分信托財產或者存在重大失職行為,可以要求受托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信托一哥被指“態度敷衍傲慢”
日前,中信信托披露其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四次臨時信息公告顯示,截至2月17日,本信托未收到本項目實際債務方世茂所應付的債務本金及利息;目前,世茂已向該項目投資人,通報了在上述到期日償還相關狂想存在困難,并就其初步擬定項目還款計劃達成一致。
據中國網財經了解,上述項目成立于2020年7月,目前項目本金余額約為60億元,項目期限為36個月,主要用于支持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二期公寓和一期商辦的開發建設。
對于上述項目違約,中信信托表示,其將根據法律法規及信托合同的約定,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履行受托人義務,并就相關進展情況及時向受益人披露。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上述話術已快成為信托公司面對風險事件的標準話術。
除上述違約項目外,一位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反映,中信信托“嘉和118號恒大貴陽新世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嘉和125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也出現違約。
嘉和118號項目資料顯示,該信托計劃成立于2020年5月,總募資規模13億元,期限30個月,分為ABC三類募集,資金用于貴陽恒大金陽新世界4C、4D地塊項目的開發建設。上述投資人表示,該項目現已實質性違約。
上述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爆料,項目債務承擔人貴陽恒大鑫豐房地產公司的全部章證照竟被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管理局接管,在未經中信信托同意情況下,項目土地使用權被變更為貴陽經濟開發區立恒建設運營公司,完全無視信托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更視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如無物。
上述投資者爆料情況并未得到證實。中國網財經記者聯系到中信集團相關工作人員核實,對方表示,信托業務需聯系中信信托相關負責人。之后記者多次聯系中信信托相關負責人,其微信語音未接聽,微信內容未做任何回復。
另據投資者透露,嘉和118、125號出現風險后,中信信托對于該事件態度敷衍、傲慢,讓投資者備受煎熬,更給很多投資者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
目前,該信托計劃波及投資者總數超千人。在這些投資人中,有一些投資者向監管部門提交了一份舉報信。舉報信中質疑,中信信托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宣傳、項目違規放貸、違規挪用、項目管控形同虛設等問題,且該信托計劃已經超出買者自負范圍。
上述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補充道,中信信托在公布相關產品臨時管理報告后,再無其他信息向投資者提供。對上述投資者描述情況真實性,在截稿前,中信信托同樣未回復記者。
對于上述事件,一位業內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表示,中信信托忽略了信托法賦予投資人的知情權。
2021年違約規模數十億
據行業第三方研究機構不完全統計,2021年中信信托近10款信托計劃出現風險情況,募資總金額超85億元。其中房地產項目成為違約大戶,共有5款產品違約,分別為九通基業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頤1號債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皇庭廣場經營性物業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及上述嘉和118號和嘉和146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其他違約項目還包括金融領域三款、基礎產業兩款。
2021年,對于信托行業來說挑戰較大。公開數據顯示,隨著嚴監管政策持續,融資類信托受到抑制,融資方的融資渠道收緊,信用風險凸顯,產品按期兌付壓力增大,僅2021年,行業出現風險項目共計282款,涉及金額達1495.18億元。
一位信托研究員指出,2022年,信托項目風險規模大概率維持高位,防范化解風險項目的壓力較大。
除去化解風險的壓力外,業內人士對于行業的經營也不看好。一位業內專家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信托計劃出現風險事件,信托公司一般會加大資產減值損失計提,這會影響信托公司凈利潤;同時,風險事件頻發,會削弱信托公司品牌效應,對公司在行業的聲譽影響會比較大。
中國網財經注意到2021年,中信信托除營收、凈利均出現不同幅度下跌外,其營收、凈利的行業排名也分別被平安信托、華能貴誠信托趕超,均排名行業第二位。就具體業績下滑原因,中國網財經采訪到中信信托,截至發稿前同樣未收到對方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