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25日訊(記者 魏國旭)新年伊始,不少企業作出與原審計機構“分手”的決定。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個月已有8家地產相關企業更換了審計機構,部分公司還因此收到了監管關注函或問詢函,被要求說明改聘審計機構是否另有隱情。
三家企業因審核費用換審計機構
1月14日,迪臣發展國際稱,由于審核費用未達成共識,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已辭任公司核數師,公司同時委任天職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所為新核數師。
除迪臣發展國際外,中國奧園也表示,由于審核費用未達成共識,德勤已辭任公司核數師,同時決議委任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新的審計師。
合生創展集團也因同樣原因與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解約,并建議委任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接任,此前羅兵咸永道已連續18年與合生創展集團合作。
羅兵咸永道在辭任函中表示,在對合生創展集團進行2021財年審計工作的時候,要求管理層就公司股權投資、物業項目的會計處理和投資物業的估值等相關事項提供進一步資料,但截至目前仍未獲得相關資料,也暫時無法計劃并完成必要的審計程序。不過,合生創展集團則認為,雙方未就審計費用達成共識,就上述事項提供進一步資料為時尚早。同時,此次分手也引發了投資者對合生創展集團財報乃至資金鏈的恐慌,公告次日合生創展集團股價一度下跌至30%,至當日收盤跌17.14%,市值蒸發逾66億港元,遠超審計費用。
兩企業因更換審計機構被監管關注
除了上述三家企業外,近期審計機構的房地產企業還有泰達股份、雪松發展等,部分還因此收到了監管機構的相關函件。
2月8日,泰達股份宣布原2021年度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受天津疫情防控及隔離政策影響無法進場開展天津地區審計工作,同時人員安排緊張,內部無法協調足夠的審計資源,因此擬改聘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而這距離大信會計師事務被泰達股份選聘為審計機構不足4個月。
鑒于此,泰達股份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其說明兩次變更年審會計師的原因、與審計機構就年報審計相關事項是否存在重大分歧、是否存在公司購買審計意見的情形等。
同樣因為更換審計機構被深交所下發關注函的還有雪松發展。雪松發展1月22日宣布,綜合考慮公司業務發展及審計工作安排等情況,公司擬聘任中喜為公司2021年度外部審計機構。不過雪松發展的這一說法并未能說服交易所,深交所隨后就此事兩次下發關注函,要求雪松發展說明因業務發展導致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具體原因,并自查是否存在購買審計機構專項核查意見以規避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
年報前夕變更易“引發猜疑”
由于更換審計機構恰逢年報發布前夕,企業的此項動作也引發了諸多猜疑。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更換審計機構,往往是上市公司和之前聘用的審計機構就合作條件以及工作中的一些具體事項發生了重大分歧所致;在即將進行年報披露的敏感時間點內,多家地產企業選擇更換審計事務所,可能更多的是因為后者,只不過對外常常會以合作條件沒談攏為說辭罷了。因此,更換審計事務所對上市企業而言,往往會引發市場對其財務真實性的疑慮。
標普也在2月16日發布報告稱,年報發布前夕更換審計師,容易讓人對一家公司的治理質量生疑。標普同時預計,隨著審計師對使用表外債務等不透明披露的做法提出異議,可能還會有更多開發商面臨審計師辭任的問題。
不過,也有相關人士認為:“上市公司變更審計機構屬正常現象,但可能由于具體原因不正常而導致不正常變更,比如與審計機構就工作安排、審計費用、審計意見等問題出現分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