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23日訊(記者安然 朱玲)40家成功續展,5家續展失敗,6家被中止續展。12月22日下午,央行官網終于公布了51家非銀行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續展結果。今年以來,央行先后公布了三批《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信息。
“因為業務實力和合規性等差異,第三批續展情況不如之前。”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而記者注意到,此次牌照續展的業務范圍依舊覆蓋了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等多個類型,而監管最新提出的分類標準標準尚未落地。
近年來,監管部門通過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加大了市場退出力度。結合公開數據統計,此次續牌完成后將共有47張牌照被注銷(不包括被中止),支付牌照剩余數量更新為224張。
6家支付機構被中止 易智付曾收1599萬天價罰單
據央行公布的信息顯示,40家成功續展的機構包括三家通信運營商旗下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通支付有限公司、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PayPal旗下國付寶、漫道金服旗下寶付、順豐科技旗下順豐恒通支付等,有效期延長至2026年12月。
而有6家被中止續展的機構分別為:寧波銀商、騰付通、易智付、銀生寶、深圳銀金、上海商聯信。不過,“中止”并非“終止”。《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了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在審查過程中五項可以中止審查的情形。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中止續展”名單中易智付、騰付通、銀生寶均在牌照有效期間收到過央行的巨額處罰。尤其是易智付曾因涉違反清算規定及反洗錢法,被合計罰沒1599.51萬,一時轟動業內。2020年底,騰付通因11項違規事項被合計罰沒614萬元。2018年,銀生寶則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罰沒合計487萬元。
而“中止續展”名單中的銀生寶和商聯信是同一個實控人,一個是網絡支付牌照,一個是預付卡牌照。寧波銀商、深圳銀聯金融兩家均是銀聯商務旗下持牌控股子公司,因與其控股股東銀聯商務開展整合工作,向央行提交了中止續展審查申請。
按照《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同一個實控人不能控制兩張以上牌照。
央行表示,待以上6家單位相關中止情形消失后,中國人民銀行將恢復審查。
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牌照成“銷牌大戶”
根據信息公告,51家到期機構中有5家未提交續展申請,分別是河北一卡通、廈門易通卡、上海便利通、錦江國際、上海申城通。央行表示,它們后續將有序退出支付市場。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這些未續展機構的業務類型均為區域性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尤其廈門易通卡,更是在本次續展結果出爐前,便已經向央行主動申請了注銷支付牌照,并已在央行官網進行了披露。
而成功續展的國付寶,在本次續展中僅續展了互聯網支付和移動電話支付,未申請續展海南省、陜西省、云南省、湖南省、北京市等5個省市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
蘇寧金融研究院黃大智表示,續展失敗主要集中在區域性的預付卡領域,這基本符合規律,畢竟區域地域受到很大限制,疊加預付卡業務本身就比較難做。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一方面,移動支付的優勢讓預付卡消費的體驗優勢不復存在,市場萎縮;另一方面,預付卡被用于洗錢、套現、偷逃稅款等違法違規行為也面臨了嚴格的監管。因此,不少預付卡業務公司經營困難,牌照注銷的現象比較多。
央行方面強調,一直以來,央行堅持強化監管與規范發展并重,持續優化支付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一步,央行將繼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切實踐行“支付為民”,推動支付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