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中國商務部官員多次與外企或外國商會代表座談交流,頻率之高引人注目。
13日,商務部在北京舉行醫藥行業外資企業座談會,邀請了西門子、武田、羅氏、通用醫療等15家醫藥行業外資企業和中國美國商會、中國歐盟商會參加。
一天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再次和中國美國商會及部分會員企業代表視頻座談,中國美國商會董事會主席葛國瑞及約120家會員企業代表參會。
18日,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俞建華會見了中國德國商會主席、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就大眾在華業務發展情況、中德商務人員往來等問題進行交流。
分析人士認為,如此密集的座談交流,中方意在傳遞三個信號。
其一,中國市場正日益顯現生機和活力,加大對華投資是明智選擇。
去年,憑借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進度領先全球,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穩步向好,多個國際組織都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聯合國最近一期報告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上升到8.2%,仍是全球經濟恢復增長的動力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給出的預測值更高,達到8.4%。
不少投資者已經在“用腳投票”。據官方數據,今年1-4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38.6%,即使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也高達30.1%;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533家,同比增長50.2%,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
在會談中,多位官員明確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為外企提供更廣闊發展機遇。
其二,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相待。
在國際引資競爭日趨激烈背景下,推進高水平開放、加強對外資合法權益的保護日益受到中國官方重視。
王受文稱,中方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服務業有序開放,為各國企業創造更多的合作機遇。“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都可平等參與。”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則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外資企業和外國商會的溝通交流,及時解決外資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好服務保障。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說,“十四五”時期中國在服務業開放領域還有很大空間,擴大服務業開放不僅利好吸收外資,也有助于加快培育服務業的競爭優勢。
其三,對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應當有健康心態和理性認識。
在座談交流中,中方反復提及這一點。俞建華說,希望大眾集團和馮思翰本人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德經濟界“更加全面客觀公正地認識中國”。王受文稱,中方贊賞美商會明確反對美中經濟全面脫鉤,希望中國美國商會和美國企業家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中美平等互利經貿關系向前發展。
此前,“對華經貿合作是條只有中國受益的‘單行道’”“與中國經濟可以‘脫鉤’”等聲音一度不絕于耳。商務部此番發聲正是一種批駁和辯誣,意在為中外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