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1日訊 在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過程中,大興區檢察院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開門納諫與服務群眾、提升工作質效相結合,主動深入群眾、回應訴求、擔當作為,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主動深入群眾 了解群眾的法律“操心事”
大興區檢察院與海淀、昌平、懷柔檢察院圍繞“三城一區”建設開展座談交流,深化協作配合,服務保障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企業代表開展征求意見建議座談,聽取企業的意見建議,精準定位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難題;與京東集團開展座談,走進中國移動(鐵通)北京分公司開展普法宣傳,為企業提出犯罪預防的意見建議。
此外,檢察院組織開展政法機關開放日活動,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31人走進檢察機關,零距離接觸檢察工作,為檢察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同時,請代表委員為檢察工作“把脈問診”,征求到有效意見建議36條。加大力度開展開門納諫,向京東集團員工發放200份征求意見建議表,了解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
大興區檢察院積極鼓勵在職黨員“雙報到”進社區,為民辦實事,服務社區治理。全院黨員主動進社區參與垃圾分類、衛生清掃等社區志愿服務,為社區建設、社區治理提出建議。黨員進社區講授法治課程5次,向社區群眾宣講防恐、防邪教、防詐騙等法律知識,提升群眾的法律意識。
主動回應訴求 消解群眾的信訪“煩心事”
為認真落實好“接訴即辦”和“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工作,大興區檢察院多渠道回應群眾法律訴求,推動“線上+線下”服務升級,提升答復效率。以網絡、電話、短信等形式答復案件受理情況、辦理流程、時限和結果,切實讓群眾少跑路,足不出戶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知情權。與此同時,檢察院認真開展涉法涉訴清查工作,成立信訪治理專項小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檢察長帶頭開展包案化解工作,指導、督促、協調信訪問題解決。檢察長每月定期接待來訪群眾,敞開大門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努力釋法析疑,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為了保障律師執業權利,院方組織召開律師座談會,聽取律師的意見建議。及時將批捕、起訴環節決定等案件辦理程序性信息告知代理律師,保障律師知情權;指導外地律師按照規范程序申請異地閱卷7件,及時告知律師辦理結果,讓數據多跑路、律師少跑腿。制作“兩卡一表”,推動服務再升級;主動向律師、當事人及其家屬發放服務卡和滿意度反饋表,收集意見建議,提升服務質量;發放服務監督卡,告知律師、當事人及其家屬享有的主要權利、辦理業務時的注意事項等,打造窗口服務版“告權書”。
主動擔當作為,化解群眾的司法“揪心事”
自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大興區檢察院辦案數同比增長74.65%,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增長5.5%,確定刑量刑建議提出率增長49.6%,采納率增長3.9%,辦案數量更多,周期更短、效率更高,群眾對案件的感受更好。同時,院方積極開展檢察公開聽證,以公開促公正。對22件不起訴案件依法開展公開聽證,當事人把事說清,聽證員把理辨明,檢察官把法講透,讓公平正義人民以群眾看得見聽得到的方式實現。
大興區檢察院堅持在司法辦案中延伸檢察職能,深挖社會治理中問題和漏洞,通過檢察建議書、專項報告等多種方式,及時提出意見建議。針對辦案中發現的企業非法招用未成年人的情況,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發檢察建議書并獲整改回函。系統梳理總結妨害公務案件特點,分析原因,提出意見建議,幫助防范化解執法司法矛盾風險。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在維護公共利益中的獨特作用,制發檢察建議3份,著力推進解決區域內違規取水以及無障礙設施影響出行的問題。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動法律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普法宣傳15次,積極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