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吳可仲
沙鋼股份(002075.SZ)正在經歷人事“地震”,3天內,包括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高管火速更換。
9月24日,沙鋼股份公告,董事會聘任蔣建平為公司總經理;聘任賈艷為副總經理,同時提名為董事候選人;聘任錢宇為財務總監。而就在3天前,沙鋼股份剛剛公告,聶蔚申請辭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彼時聶蔚上任還未滿半年。隨后張兆斌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
這也留下了諸多疑云,聶蔚此前曾長期從事投資相關業務,當時為何讓這位投資運作見長的“80后”掌舵這艘百億鋼鐵巨輪?現在為何上任半年就匆匆離職?公司高管的集體換血又意味著什么?
9月28日,沙鋼股份人士在電話中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是正常的人事調整,如今已告一段落。記者了解到,此次火線上任的蔣建平是沙鋼股份的老將,曾任沙鋼股份旗下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等重要職務,熟悉鋼鐵業務,相較于前任聶蔚主攻投資領域,這也讓外界猜測是否意味著公司意在重回鋼鐵主業?
目前,沙鋼股份逾500億海外并購重組英國大數據巨頭GlobalSwitch(下稱“GS”)依然存在變數。中國基金論壇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崔新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沙鋼股份此項并購更像是戰略和財務投資,其很難介入GS的日常運營管理,整合起來困難更大?!颁撹F+大數據”雙輪驅動可能更多是一種公司宣傳口號。
管理層人事“換血”
包括總經理在內的高管團隊幾乎“換血”,企業中并不多見,上市企業中更是少之又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沙鋼股份近期開啟的一系列人事調整讓外界眼花繚亂。
9月21日,沙鋼股份發布的一則人事公告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公告稱,聶蔚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聶蔚的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時生效。
沙鋼股份2020年半年報顯示,2020年3月23日,聶蔚剛剛當選公司董事、副董事長,并被任命為總經理,距離職任期不足半年??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這只是開始,兩天后,沙鋼股份公告披露張兆斌因工作原因辭去財務總監職務,緊接著一天后,就公布了新上任的三位高管。“包括總經理在內的高管團隊幾乎‘換血’,企業中并不多見,上市企業中更是少之又少”,一位鋼鐵領域證券分析師表示,說明公司內部正在經歷大的變故或者轉變調整。
資料顯示,蔣建平是沙鋼股份一員老將,在沙鋼集團(沙鋼股份控股股東)擔任管理工作多年,經歷多個管理崗位,對鋼鐵業務非常熟悉。
相較而言,聶蔚更擅長投資運作,其曾任建設銀行業務副經理,沙鋼集團董事局投資部部長助理、副部長,華創證券董事,長實保險代理(江蘇)副董事長,長實保險經紀(江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等職務。
這樣的履歷在投資和金融業務上無疑是更擅長的,但讓其掌管一家年收入150億元的鋼鐵上市公司,挑戰不可謂不大,也多少讓外界有些疑惑:當時為何讓這位“80后”走馬上任?但現在這個似乎已不重要了,因為在不到半年后,其已匆匆離職,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記者注意到,聶蔚的前任陳瑛,2014年4月出任總經理,至今年3月23日卸任,任職達6年,且彼時年齡已是69歲。
這也引發外界一些猜測,匆匆換帥背后是否意味著,在前階段斥資500億基本完成對大數據巨頭GS的收購后,沙鋼股份的投資步伐放緩,而更多地把重心回歸鋼鐵主業,或者有意向外界傳達這一信號?
對于上述問題,記者聯系采訪沙鋼股份,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逾500億海外并購未了
這個歷時三年的并購重組依然在持續中。
沙鋼股份的控股股東為沙鋼集團。公開信息顯示,沙鋼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背后實際控制人是沈文榮。
近年來,沙鋼股份受外界廣泛關注的是,其從2016年起歷時3年耗費500多億元對GS的跨界并購。
廣受關注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從鋼鐵實業一步跨越到沒有太大關聯性的大數據領域;二是并購金額高,多達558億元。
“在經歷了2018~2019年的高峰后,鋼鐵行業正在進入下行周期,不少大的鋼鐵企業也都在做布局和轉型,但多是在行業內的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像沙鋼這樣的跨界的確看不太懂”,卓創資訊鋼材分析師海敏告訴記者,即使涉足大數據領域,類似“找鋼網”這樣的,至少還能形成產業協同。
這也得到了崔新生的認同,他表示,這樣的并購和鋼鐵主業基本沒有關聯性,沙鋼更多的是扮演一個投資人的角色。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個歷時三年的并購重組依然在持續中。因為這次并購分兩步走,首先沙鋼集團先買下GS;其次沙鋼股份再從沙鋼集團手中買下參與交易的子公司,完成資產置入。在前后共花費59.37億英鎊(約合人民幣518億元)后,第一步已經完成,不過目前卡在第二步。
沙鋼股份曾于2017年6月15日拋出過一份重組方案,方案稱,沙鋼股份擬通過發行股份及現金交易的方式,收購兩家數據公司——蘇州卿峰100%和德利迅達88%股權,合計并購金額達258.08億元。為了完成并購,從2016年9月開始沙鋼股份就開始了停牌,而且一停就是兩年多。
2018年12月股票復牌時,沙鋼股份并未完成對以上兩家公司的收購,隨后方案調整為僅對蘇州卿峰一家公司收購,但直到目前,該項收購依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據沙鋼股份公告,截至今年5月7日,交易相關方對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仍在積極推進中。
而此前,聶蔚除了沙鋼股份總經理身份,還有一重身份很關鍵:蘇州卿峰的董事長。而現在這個關鍵角色的匆匆離職,則讓這項久拖未決的巨額并購重組再添不確定性因素。
“鋼鐵+大數據”疑云
老將蔣建平的重新掌舵,似乎也在宣告公司將重回鋼鐵主業的正軌。
在2016年發起并購GS的同時,沙鋼股份方面提出從原先的鋼鐵主業向“鋼鐵+大數據”雙輪驅動轉型。
公開信息顯示,GS總部位于倫敦,是歐洲和亞太地區領先的數據中心業主、運營商和開發商,并在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馬德里、法蘭克福、新加坡、悉尼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和運營10家數據中心,可租賃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總價值約57.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98.7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GS這類的數據中心,可能并非如字面上理解的為各大網絡運營商及互聯網公司提供大數據服務,而是為數據業務的服務器提供一個網絡密集、靈活的技術空間,通俗地說,就是為IT設施提供安身之處的基礎設施(房子),里面配置特制的電源、冷卻系統、數據連接和安全設備以滿足相關要求。換言之,GS是全歐洲最大的數據房東。
GS的優勢在于,進入市場早,業務規模居于行業前列,數據中心位于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新加坡、中國香港、悉尼等歐洲亞太地區一線城市,并有繼續擴建的規劃。這些地方不但地理位置稀缺,而且商業和互聯網經濟也較為發達,對于機房的租賃需求旺盛。并且多年的維護運營讓其有了穩固的客戶關系。
不過即使此次并購重組完成,接下來也會面臨一系列的困難和挑戰:鋼鐵業和大數據這兩個幾乎無關聯的產業如何協同,中國、歐洲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巨大差異,還有人員安排等一系列現實挑戰。
“歐洲的企業被并購后都基本會維持原班人馬運營,外方團隊很難介入。而且從技術和專業性角度來說也是如此,因此沙鋼股份不太可能介入GS的日常運營,也很難整合”,崔新生告訴記者,不過相互間的戰略互通、品牌和市場合作倒是可能的。
此前GS董事會的人事安排也佐證了這點。并購后,三位來自沙鋼的代表進入董事會,成為非執行董事。他們分別為沙鋼股份董事長何春生、聶蔚和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次子沈謙。GS首席執行官約翰·柯克蘭、首席財務官戴維·道爾以及非執行董事李強均獲得留任。其他人事方面也基本維持了原班人馬。
按之前沙鋼股份的計劃,接下來其將在歐洲、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數據產業上投資40億~50億美元,力爭用3~5年時間將GS打造成世界前三的大數據公司,助力GS歐洲市場深耕和包括中國在內亞太市場的開拓,并推動GS上市。
不過從推進3年還未完成的并購重組來看,這個計劃顯然要推后了。而且并購重組關鍵角色聶蔚的突然離職,也從側面表明并購重組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而老將蔣建平的重新掌舵,似乎也在宣告公司將重回鋼鐵主業的正軌。
不過沙鋼接下來的挑戰不小,雖然并購重組未能如期完成,但高額并購已經讓沙鋼集團的負債高企。上海清算所發布的沙鋼集團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沙鋼集團負債合計1235.73億元,近年來首次突破千億大關,較期初的888億元增長近40%。
而在鋼鐵行業經歷下行周期的背景下,沙鋼股份的凈利潤也出現下滑。今年上半年,沙鋼股份實現營收64.77億元,同比增長3.8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2億元,同比下滑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