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后程發力令市場側目。
作為國慶檔兩部重磅電影,《姜子牙》在上映兩天來一直領先《我和我的家鄉》。但在口碑作用下,《我和我的家鄉》上映第三天單日票房超越《姜子牙》,上映第四天總票房更是逼近對手。業內對于《我和我的家鄉》票房預期在25億元左右。該片票房大賣,背后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出品方包括北京文化、中國電影,聯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業、貓眼娛樂、萬達電影、文投控股、上海電影。
燈塔專業版截圖
兩部國慶檔影片對國內電影市場恢復起到重要作用。截至10月3日,今年全國電影累計票房突破100億元,其中《八佰》《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分列年度上映新片票房排名前三。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內地年票房只落后全球最大票倉北美地區不足40億元,最快有望在本月內實現趕超,成為今年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口碑發酵成逆襲法寶
國慶檔定檔影片包括《奪冠》《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木蘭:橫空出世》和《一點就到家》。其中,《奪冠》由9月30日提檔至9月25日上映,《木蘭:橫空出世》和《一點就到家》由10月1日分別延后至10月3日和10月4日。
國慶檔“開打”后,就形成了兩強PK格局。依靠預售票房優異成績,《姜子牙》國慶檔首日票房達3.62億元,《我和我的家鄉》宣發聲量弱于《姜子牙》,該片首日票房達2.74億元。上映第二天,《姜子牙》在票房方面繼續領先《我和我的家鄉》超過1億元。票房變化亦影響影院排片,排片占比方面,《姜子牙》由上映首日的36.4%上升至41.1%,《我和我的家鄉》同期則由33.6%下滑至32%。
但上映第三天,《我和我的家鄉》單日票房超過《姜子牙》,讓雙方票房差距僅差6000萬元。上映第四天,截至記者發稿前,《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逼近《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以33.3%排片占比領先《姜子牙》的30.1%,此外還在人次、上座率等幾個指標領先對手。業內普遍預計,《我和我的家鄉》大概率問鼎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
《我和我的家鄉》的“逆襲”依靠口碑發酵。盡管預售和宣發層面弱于《姜子牙》,但自上映以來,《我和我的家鄉》口碑較好,其在淘票票、貓眼、豆瓣電影的評分分別為9.3、9.3、7.4。而《姜子牙》評分則略顯不同,貓眼平臺10月1日評分為8.7分,10月4日則降至8.4。同期在燈塔專業版其評分由7.5升至7.6。
業內人士指出,貓眼和淘票票平臺的評分差距一般是正負0.2,超過1分并不多見。
公開信息顯示,《姜子牙》主控方為光線傳媒,貓眼系該片聯合出品方。對于有傳言貓眼評分存在偏袒,貓眼娛樂回應說:“打分的觀眾不同,平臺樣本量不一樣,分數不同是正常的?!苯咏堁蹔蕵返闹槿耸扛嬖V中國證券報記者,貓眼專業版評分是公司紅線,和業務完全隔離的,而且反過來講,業務做策略是要以數據為基礎的,如果數據可以調,業務策略都做不好了。
貓眼專業版截圖
燈塔專業版截圖
燈塔研究院指出,在宣傳方面,《我和我的家鄉》針對其多個影片單元,推出了不同的預告片,也使其在宣發上擁有了充足的“彈藥”。燈塔數據顯示,在預告片的播放量、完播率以及轉化率等多個維度上,《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天上掉下個UFO》《神筆馬亮》《北京好人》《最后一課》和《回鄉之路》等多個預告片包攬了各維度榜單上的前三位置。
對于《我和我的家鄉》受熱捧,有影評人指出,以沈騰為代表的喜劇“天團”的吸引力和國慶假期節日氛圍的加成是逆襲的重要基石。
作為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延續集體創作的方式。該片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燈塔專業版顯示,四家媒體機構給予的票房預期區間為21億元-25億元。貓眼專業版則預計票房將達到31.02億元?!段液臀业募亦l》背后多家上市公司有望獲益。資料顯示,該片出品方包括北京文化、中國電影,聯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業、貓眼娛樂、萬達電影、文投控股、上海電影。
《姜子牙》票房預期則出現下滑。貓眼專業版顯示,10月1日,其對《姜子牙》給出的票房預期為17.16億元,10月4日則降至16.57億元。
電影《木蘭:橫空出世》10月4日宣布將于10月6日零點起撤檔待映。該片上映兩天票房不足一千萬元,撤檔原因未知。
電影《木蘭:橫空出世》官微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慶檔兩強的虹吸效應明顯,其他多部影片票房表現乏善可陳,個別影片選擇撤檔并不難理解。
燈塔專業版截圖
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票倉
國慶檔對于國內電影市場無疑是支催化劑。
燈塔專業版截圖
10月3日,根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電影累計票房突破100億元,總觀影人次2.71億,累計場次達2648萬?!栋税邸贰督友馈泛汀段液臀业募亦l》分列年度上映新片票房排名前三。
在75%的上座率限制之下,內地市場單日票房依然突破7.4億元。長假第三天票房守住6億關口。假期前三天總票房已突破20億元,比去年同期相差2.7億元左右,仍遠高于其他年份。銀河證券傳媒分析師楊曉彤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的上座率基本能滿足觀影需求,上座率限制對于票房整體表現的影響已經不大,可以認為電影市場基本恢復常態。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內地年票房只落后全球最大票倉北美地區不足40億元,最快有望在本月內實現趕超,成為今年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華東某基金公司傳媒研究員張駿(化名)表示,國慶期間線下娛樂的選擇面相對較窄,觀影或成為重要娛樂方式,將帶來觀影人群增量。同時,9月25日起影院上座率上限上調至75%,有望進一步帶來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