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國慶節+中秋節”的“超級黃金周”來襲,讓國內的消費市場迎來一波熱潮。
“前半年疫情期間很多被壓抑的旅行需求,在雙節假日期間得到集中釋放。”中證君身邊有朋友感嘆。黃金周這幾天朋友圈的畫風,已經從“堵堵堵”變成了各地美景美食的“攝影大賽”。
這種出游熱潮正在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消費數據。10月4日,微信支付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3日,國內旅游消費暴漲,景區門票和酒店行業微信支付交易金額較“五一”假期前三天(5月1日-3日)分別增長83.3%和70.75%。
門票交易增8成酒店交易增7成
微信支付數據顯示,10月1日-3日微信支付景區門票交易額較5月1日-3日增長8成,恭王府、長白山、五臺山等景區搜索總量增加近10倍。新疆、西藏等祖國西部城市成年輕人國慶熱門旅游景點。年輕人更傾向租車出游,微信搜一搜“租車”搜索量增加近1倍。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最新統計顯示,10月1日至3日,國內旅游人次不斷增長,累計達到3.16億人次, 旅游收入達到2312.3億元。
隨著出游人數迎來高峰,和旅游業息息相關的酒店行業和餐飲行業也迎來復蘇高潮。10月1日-3日,酒店行業和餐飲行業微信支付總交易額較5月1日-3日分別增長70.75%和30%。
三線及以下城市通過微信支付產生的交易額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數據顯示,下沉市場交易額增幅達52%。
除了門票、住宿等交易額大增外,“買買買”也受到熱捧。數據顯示,10月1日-3日,國內百貨、超市購物消費規模大漲,支付筆數相較5月1日-3日增長3成以上。逛中免集團國內免稅店的顧客人數增幅為155.79%,總消費金額增加近90%。
“艱難”之后的復蘇
“國慶中秋雙節,租車市場迎來一波小高潮,一方面是租車訂單量的暴增,部分車型在假期前三天已經無法預定;另一方面租車價格上漲,所有車型較節前普遍提高了200-300元。”此前熱衷租車出行的王先生告訴中證君,由于沒訂到車,他改變了原計劃到內蒙古的自駕游路線,選擇了去云南旅行。
李先生一個月前就制定了黃金周的出行計劃。他告訴中證君,“上半年防疫等工作安排得滿滿的,一直盼著國慶節的到來,帶著新婚妻子出去轉轉。”
李先生選擇的目的地是貴州的一處自然景區。據他介紹,他去的這處景區,3日即發布公告稱,按照假日旅游景區開放管理及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實現旅游景區“錯峰、預約、限流”安全有序開放,4日預約門票已售罄,不再進行現場售票,請游客朋友們錯峰游覽該地其他景區或預約4日后該景區的門票。
“不知道該慶幸還是該苦惱,”李先生說,“看到的人比樹多”。
據中證君觀察,即便是不選擇跨地區旅行,選擇在本地度假的人們也給當地的公園、電影院、商場添加了不少人氣。
“逛商場的人非常多,人們的消費能力太強了。”家住西安、今天剛從西安某網紅商場掃貨歸來的高女士對記者感嘆說。
此外,中證君在某在線購票APP上搜索一部國慶節熱映電影的電影票,座位基本滿滿當當。
來源:某在線購票APP
“憋了很長時間沒在電影院看電影了,國慶假期大把的閑暇時間,放假這四天里,我已經把近期的熱門電影看了個遍了。”一位沒有選擇外出旅行的朋友對中證君表示。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疫情影響,旅游、餐飲、酒店、電影等行業度過了一個“艱難”的上半年。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國慶長假為上述行業的復蘇按下了加速鍵。消費成為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消費回暖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帶來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