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經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新的消費新業態和模式,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在提升消費便利度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安全保障不足的消費風險。這其中如何保證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近日國家集中出臺了《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和《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對消費者在網絡交易和網絡應用中如何進行個人信息保障做出了明確的界定。但是一些消費者在日常消費和生活中仍存在概念不清、隨意授權、不及時解綁等問題,造成了自身和他人權益損害。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日常消費和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守護個人信息安全。
掃碼需謹慎。掃碼點餐、領取優惠、關注投票等等,日常消費和生活中消費者遇到這些情形時,一定要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切勿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謹防假冒或釣魚網站,選擇安全的支付方式。
授權要看請。消費者在日常消費和使用互聯網應用時,在點選同意授權時一定要不要太大意要逐項看清,看清需要收集哪些個人信息,其目的和方式是什么,是否是必需的。特別是通訊錄、通話記錄、支付信息、身份證、銀行卡、人臉指紋等個人敏感信息。
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四部門聯合出臺的《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對 39種常見類型APP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和內容進行了明晰的規定。消費者應對照執行,遇到超范圍收取個人信息時一定要拒絕。
銷號要解綁。當前很多APP和服務均是與消費者的移動手機號碼關聯綁定的。消費者在停用、更換手機號碼時,如果疏忽了解綁和注銷,會帶來很大的信息泄露風險。同時運營商回收號碼再次分配后重新投入市場,又會對下一位購買該號碼的消費者的消費權益造成損害。因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更換手機號碼前,應及時將與原手機號碼綁定的銀行、社保、互聯網等服務以及原號碼注冊支付、社交、郵箱等賬號進行解綁、注銷或者變更。
同時通信運營商在售賣“二次或多次放號”號碼資源時,也要做到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解綁、注銷賬號其實并不復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整理了一下解綁應用程序賬號的小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QQ程序為例,首先,打開手機QQ的主界面,然后點擊人物圖像就可以進入賬戶;
進入賬戶以后點擊設置,可以設置賬戶的各個方面,而注銷賬戶也在于此;
進入設置之后,點擊賬戶安全;
在最下方,就是注銷賬號的選項啦,點擊進入;
最后申請注銷,等待確認之后,這個App的賬號就成功注銷啦。
目前大部分APP的賬號的設置都大同小異,通常進入界面后,都是點擊比如“我的”、或者自己的頭像等等,然后點擊設置→賬戶管理→賬戶安全→注銷賬號,不同App可能有細微差別,但并不會有太大出入。為了數據安全,消費者停用、更換手機號碼時,應該及時解綁和注銷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