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杠桿率猛增
“中國的居民杠桿率近年來增長非常快,居民的負債占整個GDP的比重已從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5%。” 陳晟告訴記者,2016年這個數字估計會達到44%。而每一輪房價的上漲,都伴隨著居民杠桿率持續提升。
另一組數據更有說服力。8月12日央行公布的貨幣信貸數據顯示,住戶部門(指個人群體)的中長期新增貸款4773億元,占7月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100%(7月人民幣新增貸款4636億元)。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更令人吃驚:1至7月份個人按揭貸款13305億元,增長54.6%。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目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仍是各個銀行爭奪的優質資源,這也就是居民大加杠桿的原因。”偉嘉安捷吳昊對上證報記者說,雖然目前北京各大銀行發放的房貸利率已經很少再有“83折”,大多以“85折”和“90折”為主,但平均測算下來,其首套房的利率仍處于歷史新低。
“根據融360的權威統計數據,一季度末,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為4.54%,繼續創歷史新低。一季度末76.98%的銀行提供優惠利率。從利率水平看,一季度末一線城市首套房平均利率4.27%,相當于基準利率87折;二線城市首套房平均利率4.45%,相當于基準利率91折;三線城市首套房平均利率4.63%,相當于基準利率95折。”興業證券閻常銘在研報中寫道。
在他們團隊看來,在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自由化階段,商業銀行持續增加對于住房按揭貸款的偏好,是一種重復國外主要經濟體資產配置行為的歷史規律。這似乎意味著,如果宏觀調控政策沒有特別約束,住房按揭貸款仍是商業銀行的“香餑餑”。
今年年初,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我國個人住房貸款在銀行總貸款中的比重偏低,很多國家占總貸款比例為40%-50%,中國大概在百分之十幾左右,銀行也覺得個人住房貸款相對比較安全。“這一態度和看法,也令市場鼓舞。”興業證券研究員這樣分析。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按揭貸款還款負擔率明顯上升,其中的隱憂不得不令人關注。
廣發證券樂加棟團隊統計,目前中國按揭貸款還款負擔率為39%,壓力相對較大。他們預計,整個2016年還款負擔率將接近40%。“對于今年按揭貸款購房的居民家庭而言,若未來收入出現波動,還款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大。”
根據他們的測算,2011年-2012年中國居民按揭還款負擔率在20%以下,2015年升至28%。由此來看,2016年居民購房的杠桿率確確實實在猛增。
陳晟告訴記者,中國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貸收入比高達0.46,已經超過日本泡沫時期的水平,而且目前仍在飛速上升。
“如果房貸增速維持在25%到30%,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房貸收入比會達到美國次貸危機時期的0.5水平。”陳晟不無憂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