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定開基金迎來新的風口,成為市場新寵。
2016年前三個季度,已有91只定開基金成立,而2015年全年僅成立44只。
此外,證監會網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仍有70多只在審的定開基金在等待最終決定。
“今年以來定期開放類基金呈現爆發式增長,究其原因,一是今年以來,隨著債券市場收益率震蕩下行,債券市場牛市繼續,定開基金高杠桿特征能為其在牛市中帶來較好收益;另一方面,在今年股市熔斷之后,對低風險理財需求旺盛,定開債基包括9個月、1年、18月、2年、3年等期限,一定程度上彌合銀行短期理財的期限,也因此受到市場的認可。”9月28日,南方穩利1年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李璇告訴記者。
玄甲金融投研總監衷亞成也表示,“相信未來定開基金將持續受到市場"熱捧"。”
“定開”井噴
“今年"定期開放"這個主題很火,也是我們的主打品種。”一位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
對于定開基金,華夏恒利定開基金經理柳萬軍介紹:“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定開投資者按投資標的劃分可以分成:債券型、混合型、另類投資型和國際(QDII)基金。”
來自華夏基金的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截至上周末(9月23日)已有91只定開基金成立,合計份額達到1459.73億份,而2015年全年僅成立44只,份額合計612.02億份。
在今年新發的定開基金中,以定開債基居多,數量占比66%(60只/91只),份額占比83%(1201.15億份/1459.73億份)。
值得注意的是,定開債基(60只,合計1201.15億份)在同期發行的債券基金(214只,合計2211億份)中也占據了半壁江山,遠超股票型基金(48只,合計289億份)。
柳萬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定開債基發行火熱跟市場避險情緒相對提升有關。“2015年下半年以來股市震蕩,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對低風險理財需求旺盛。”柳萬軍說。
而封閉式運作提高了定開債收益。李璇表示,“由于封閉期內沒有流動性壓力,能更加靈活的針對市場變化調整久期,也可以選擇部分信用風險可控但流動性較弱的高收益債券,或投資價值暫時被低估的中長期品種,以獲得流動性溢價。同時,定開基金的封閉式運作也避免了新進入資金對老持有人收益的攤薄,資產規模的穩定有利于基金經理更好地貫徹投資策略,必要時可以不保留現金倉位,可追求更高收益。”
此外,杠桿在提高定開債收益中也起了關鍵作用。“牛市里加大杠桿也是提高收益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據2014年頒布的《公募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開放式基金的杠桿率不得超過140%,封閉運作基金的杠桿率最高可達200%。”柳萬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