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時代的又一次變革
在公募FOF推出之前,國內的券商、私募等投資機構已經發行過較多的FOF專戶。很多公募基金公司也已經試水了FOF專戶。“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比較透明,私募很多時候第一是不太透明,二是相當長時間才有一個更新,實際上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可能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后才會有反應。這是那種策略的一個缺陷。”北京一家老牌公募資管配置人士對比公私募FOF時表示。
在流動性過剩及資產配置荒時代,公募FOF被寄予厚望。
“我們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上述大型公募內部人士稱,看好這塊市場發展的空間,不排除市場會上演羊群效應,第一批FOF起來后,后續一大批FOF產品會相繼成立。一些基金公司雖然沒有申報新產品,但也提前做好了布局。
《指引》規定,基金中基金管理人應當設置獨立部門、配備專門人員,且基金中基金的基金經理不得同時兼任其他基金的基金經理。
陸靖昶介紹,為了提前備戰FOF業務,廣發基金早在2015年就開始以內部培養加外部引進的方式聚集人才,并成立資產配置小組,其研究涵蓋股票、債券、指數、另類投資等多個領域。目前廣發資產配置小組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配置框架和與投研、市場相關聯的聯動機制。
另外,本報記者了解到,天弘基金專門整合并成立了面向FOF大部門,該部門配置了指數策略、量化投資和智能投顧等多個子部門。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委外大潮之下,不排除FOF會對接委外資金。委外資金可以定制基礎基金,然后通過基礎基金再去投資公司內部的純債、打新、定增基金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基金公司承接委外資金本來就有一套人馬,可以直接對接,節省人力成本。”
另外,對于小基金公司來說,FOF為它們提供了另一條彎道超車的機會,這也意味著如果有更好的FOF管理理念和業績,小基金公司有機會擴大其規模。
“下游的公募基金更加專業化分工,會促進整個公募行業產生更多細分工具性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會更加清晰,基金公司和產品的差異化會更大。”富國基金相關人士亦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