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彈中應適當減持股票。” 大成國際宏觀量化基金經理朱元德表示,目前實體經濟增速緩降、人民幣貶值壓力持續以及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短期陣痛等因素將持續抑制投資者風險偏好,下半年的市場行情大概率是上半年市場風格的延續。其中,可能間歇出現階段性的行情,但反彈過后回歸下行通道,整體將以回歸價值為主題,“估值實、盈利實、高分紅”的股票將繼續領跑大市,中小創或將繼續跑輸。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朱元德表示,下半年將會等待主要指數在創出年內新高之時逐步減持股票倉位,目標股票倉位減至50%左右,并相應增加債券的占比。至于配置的品種,朱元德明確表示,將會繼續持有盈利增長、估值合理、分紅穩定的大盤價值股。
基于這種謹慎的策略,基金投資轉向消費品等龍頭公司。景順長城鼎益基金經理劉彥春表示,一方面繼續對出口和基建產業鏈保持謹慎,另一方面重點關注可以創造性滿足國內居民需求的優秀企業,消費仍是后續重點研究考量的領域。伴隨著文化、體育、教育、娛樂等新興消費領域的快速成長,傳統消費也將在向更健康、更安全、更個性化的轉型升級中,通過差異化競爭在部分細分領域中脫穎而出。他認為,部分低估值、具有強大現金流的消費品龍頭公司存在價值重估的可能。
“近期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新股申購中簽率也持續走低,說明市場對于低風險資產熱情不減。”大摩華鑫基金公司也指出,成交量萎縮也表明有部分資金獲利離場,存量資金傾向于博弈主題品種,但輪動速度過快,參與價值不大,在目前風險偏好低和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低估值,高分紅的績優板塊仍然值得重點配置。另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是財政發力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目前M1和M2增速差持續擴大,企業投資意愿降低,而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這樣的背景下,財政刺激的幅度有可能超預期,相關的建筑、建材、環保等行業值得重點關注,尤其是這些行業部分個股的估值處在歷史中低位,政策推動可能催化股價上漲。
部分私募轉戰海外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私募基金經理已將主要倉位轉向港股和美股市場,這其中包括某些此前更習慣投資A股的明星私募基金經理。一位超大型私募基金公司的合伙人向上海證券報坦言,當前他管理的產品有超過80%的倉位投向了港股市場,這不僅僅解釋了當前QDII的火熱,也說明了部分私募基金越來越注重配置的防御特征。
顯而易見的是,在全球范圍內,資金都顯露出其避險的傾向,相對安全且優質的資產對資金的吸引力更強,近期美股三大股指均創歷史新高,但不同行業表現分化明顯,防御性屬性較強、業績穩定且分紅率較高的通訊服務、公用事業板塊整體表現最好,今年以來的漲幅分別超過19%和16%,顯著優于標普500指數6.85%的收益率。境內資金轉戰境外市場的背景下,美股中概股出現了今年以來的強勢格局,包括微博、攜程網、宜人貸、唯品會等公司均出現了超乎市場預期的精彩表現,如美股的宜人貸在今年前8個月內股價翻了數倍,微博公司的市值也創出了新高。
與此相關的是,QDII基金正在受到投資人廣泛的關注,而這一產品曾因為時機問題遭到長期的冷落,現在隨著A股估值居高不下,以及資金越來越多地注重安全和價值,QDII基金因此重新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反映這一熱銷現象的是,8月10日,繼富國全球頂級消費品混合、嘉實美國成長股票之后,南方美元債(A類和C類)加入“惜售”大軍。至此,今年以來采取限購措施或暫時關閉申購通道的QDII基金已達32只,占全部QDII產品總數的20%以上。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也顯示,今年7月QDII基金凈值增長率平均值為2.98%,位列各類型基金凈值增長率第一名。
綜上而言,當前背景來看,深港通對港股的影響似乎大于對A股的影響。部分基金公司人士強調,兩市間的稀缺投資品種,如內地的券商股和香港的交易所;市值50億港元以上、流動性較好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短期有望受到追捧,但兩市間低估值、高股息率、流動性好、有堅實基本面的個股仍然是中長期的配置方向;另外,港股通市場擴容有利于機構投資者如保險資金和社保基金進入港股市場,對于港股中長期投資者結構改善帶來利好,但隨著恒生指數從前期較低點20000點累計15%升幅、政策利好陸續兌現,未來指數上行中震蕩或將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