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天剛剛蒙亮,巫山縣兩坪鄉脆李種植大戶賴明星的果園里熱鬧非凡,幾十名脆李采摘工正在緊張忙碌地采摘脆李。一筐筐采摘好的脆李被搬運至架設在田間地頭的“軌道小車”。軌道小車開足馬力,快速穿梭在樹林間,僅需幾分鐘就將滿滿一車脆李運到賴明星家的院壩上。
“以前,每到脆李收獲季,每天要請好幾十個工人專門負責把采摘好的果子從地里擔回來,一天150元的工錢還不一定能雇到人。”賴明星回憶,2023年,巫山縣政府選擇賴明星的果園進行試點,投資10多萬元建成長約900米的軌道,軌道小車一次可以運輸300斤,每年起碼節約人力成本10萬元。
隨著脆李源源不斷地運回院壩,10多名分揀工人忙得不可開交。卸裝下來的脆李要按照特大果、大果、中果和小果進行分揀。此后,批發商再選擇不同的果型進行稱重裝車,根據對應的價格進行結算。
“目前,我家的脆李主要銷往貴州,占比高達80%,剩下的銷往川渝市場。”賴明星介紹,今年果園預計下果50噸,收入至少50萬元。
眼見脆李一筐筐被運走,賴明星高興得合不攏嘴:“明年,我準備把軌道小車換成1200斤容量的大車,提高運輸效率,讓脆李加速走向市場。”
截至目前,巫山縣已在57個果園里建成7.4萬米運輸軌道,預計每年幫助果農節約人力成本310萬元,助力果農降本增效。(記者 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