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晶晶) 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5月30日,銀保監會向華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財險”)發布監管函,指出該公司此前報送的多款產品存在保險責任表述不清晰、不符合保險原理、違背公序良俗及險種分類錯誤等問題,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要求該公司盡快落實整改,并自監管函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禁止備案新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對此,華海財險上周五回復信息時報記者表示,已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進行全面排查,經查,發現個別創新產品不符合嚴監管要求,并已對這些產品進行了逐一的清理。
創新產品違背公序良俗
銀保監會在監管函中指出,經查發現華海財險前期報送的多款產品存在保險責任表述不清晰、不符合保險原理、違背公序良俗及險種分類錯誤等問題,違反了《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保監會令2010年第3號)和《財產保險公司保險產品開發指引》(保監發[2016]115號)等相關要求。
根據華海財險官網顯示,華海財險是全國首家以海洋保險和互聯網保險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型財產保險公司。記者登陸該公司官網的“保險商城”看到,除了車險、意外保險、財產保險,該公司還售賣一款“醫美保險”——華海安妍玻尿酸注射意外險,保險期間5天,保險責任為玻尿酸注射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栓塞、失明甚至是身故,保額根據保費不同可分為3個檔次,最高可達到15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醫美保險雖屬一種新興的保險產品,但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是一種短期的醫療意外保險,為此,商城應該將其歸類于“意外保險”一欄,而非“醫美保險”一欄,這種分類可能存在一定問題。
而據一名接近華海財險的人士表示,監管此次點名或許與該公司此前售賣的一款名叫“酒友保”的保險產品有關。據悉,這款保險產品在今年2月底上線,是一款共同飲酒人責任保險,保費只要10元,就獲得10萬元保額保障,全年累計達到30萬元。保險責任方面,該保險明確“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與他人共同飲酒造成其他共同飲酒人的人身傷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由人民法院確認被保險人已在合理限度范圍內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且判決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約定負責賠償”。
不過,該款產品并未在市場上長時間銷售,上線一個月后即宣告“下架”停售。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款產品也是由需求而生,也是保險市場推陳出新的一種正常現象。但這款保險可能會導致潛在的道德風險,讓部分勸酒者對勸酒風險產生漠視心理,為此,監管此次正式“點名”讓該公司整頓。
禁止公司6個月內備案新產品
銀保監會在監管函中指出,自監管函下發之日起六個月內,禁止華海財險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對此,華海財險表示,在發展初期,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對基礎工作重視程度不高、合規意識不夠強以及對新產品影響估計不足的情況,導致個別創新產品在開發和報備過程中存在問題,不符合當前嚴監管要求,對這些產品公司已逐一進行了清理。“目前,我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經營管理穩健、人員隊伍穩定、各項業務正常有序開展,并將力爭2018年上半年和全年實現經營盈利”。
據悉,該公司于2014年3月獲批籌建,同年12月9日正式開業。自開業以來,華海財險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根據年報數據計算,三年多以來,該公司合共虧損額度達到4.5億余元。此次銀保監會禁止該公司6個月內備案新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將會令公司的經營狀況更加“雪上加霜”。
而除了業務停頓以外,該公司還處于一系列的股權紛爭之中。今年2月,原保監會下發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指出,該公司股東青島神州、青島樂保在2016年增資申請中隱瞞關聯關系和提供虛假材料,決定撤銷該公司相關變更注冊資本和修改章程的批復。
今年4月8日,華海財險發布公告顯示,鄭州中瑞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按照每股1元的價格向華海財險增資1.8億股,持股比例15%,目前,相關申請仍待銀保監會批復。而據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目前,青島神州和青島樂保已消失在該公司“股東”名單之中,而新股東目前還暫未見“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