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險企2017年凈利潤跌幅高達9380.9%,今年一季度則繼續虧損3.1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被揭示的違規股權清退問題至今未有進展
昆侖健康的2017,肯定沒有“閱盡人間春色”。
原保監會這一年對于萬能險業務的持續高壓,果真攪得周天寒徹。這也令剛步入盈利不足三載的昆侖健康再次墜入虧損。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針對2017年保險公司年報業績進行統計和排名,推出《2017保險公司虧損榜》。結果顯示,這家被佳兆業實控人郭英成脫困之后傾力打造的公司報出8.26億元虧損,位居29家虧損的人身險公司第二位。
2017年昆侖健康營業收入為18.35億元,同比增長19.16%。其中保險業務收入增幅高達667.94%至16.05億元。不過,該公司同期投資收益卻與前者構成鮮明反差:2.06億元,同比下滑81.72%。
這或是一個讓普寧郭氏詛喪的冠軍頭銜。在納入統計的79家人身險公司中,昆侖健康的凈利潤下跌幅度最大——9380.9%,所謂連續兩年的盈利記錄現在成了一江春水只在夢中。更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并未止住虧損態勢,當季繼續虧損3.13億元,虧損額同比又擴大了21.32%。
自2005年成立之后的9年間,該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至2015年才首次實現盈利1.52億元。而此番崛起,不得不提“萬能險”的功勞。正是從2013年起,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與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被納入了原保監會的官方統計中。2015年,昆侖健康實現保戶投資新增交費27.12億元,占當年規模保費收入比重超過95%。
2016年末監管層開始重拳管控萬能險,該公司的凈利潤就此明顯下滑。這一年昆侖健康僅盈利891萬元,且被迫步入轉型,各項成本也大幅增加。
分析該公司利潤表可以發現,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和業務及管理費增加,是該公司業績再次反轉的根本所在。2017年上述三項費用分別同比增長6124.28%、151%、62%。
昆侖健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由于公司對年度經營策略進行了調整,在投資業務方面采取保守謹慎策略,年度投資業績受到較大影響。至于保險業務方面,也已遵循“保險姓保”原則,降低中短存續期業務占比,提高原保險保費規模。而這導致了2017年公司業績呈現了暫時性低谷。
其實財務數據失色只是一時之痛,真正的麻煩,還是昆侖健康違規股權的清退問題。事實上,無論是原先的保監會,還是現在的銀保監,對此的聚集點從未轉移。
2016年8月,昆侖健康新引入四家股東,分別為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轉讓股權的分別是昆侖健康原股東西藏恒實投資和福建清科投資。股權變更后,上述四家公司合計持股比例為30.96%。昆侖健康的第一大股東仍為福信集團,持股比例為19.04%。
不過,有不少專業媒體質疑福信集團“名不符實”,實際上四家股東作為影子企業,為“佳兆業郭英成家族”代持了股權。后者,才是真正的話事人。
原保監會對此保持高度關注。早在2017年的2月17日和3月1日,其先后向昆侖健康下發問詢函,針對2016年12月變更的四家股東是否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有關進行詢問;監管部門甚至要求昆侖健康具體說明四個新股東近三年來的主營業務情況、財務狀況以及入股的詳細資金來源。
昆侖健康的回復不出意料,即四家股東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并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無關,且上述各方股東的入股資金均來源于企業自有資金,并非來源于“佳兆業郭英成家族”下屬企業或其關聯方。
這個說法很快就被“打臉”。2017年12月15日,原保監會發布《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責令昆侖健康多家股東清退違規股權,并且在三個月內引進合規股東。相關投資人和中介機構則被列入市場準入黑名單。
但在今年4月27日昆侖健康公布的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上述四家公司依舊合計持股30.96%,這已遠遠超出保監會給出的三個月期限。究竟是此前監管層信息有誤處罰不當,還是昆侖健康方面利用機構改革、組織調整間歇期且行且看,終將有人評說。本報亦將對此持續關注并跟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