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將消失 上市公司擲千金或成往事
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18-05-15 10:14:12

■本報記者呂東

隨著《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于近期落地,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向凈值型產品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在失去了“剛兌”之后,上市公司近年來狂買理財產品的情形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作為上市公司資金來源之一,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額度一直居高不下,僅今年以來就有高達2000億元。一直以來,受監管政策要求,上市公司利用閑置募集資金所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必須符合“保本”這一硬性條件。而在新規出臺后,未來保本型理財產品也終將消失,上市公司利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將被新規拒之門外。

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在監管新規下發后,雖然銀行理財的相關配套細則仍未披露,但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并向凈值型產品過渡已是銀行理財產品未來發展的必然結果。新規明確要求: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新規過渡期至2020年底,而隨著過渡期的日益來臨,曾大受歡迎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終將正式告別歷史舞臺。

與此同時,以往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也將向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的凈值型產品過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凈值生成應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由托管機構進行核算并定期提供報告,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金融機構以攤余成本計量金融資產凈值,應當采用適當的風險控制手段,對金融資產凈值的公允性進行評估。當以攤余成本計量已不能真實公允反映金融資產凈值時,托管機構應當督促金融機構調整會計核算和估值方法。

上市公司委托理財最樂衷“保本”二字

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一直是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重要類型。未來保本型理財產品可能要消失,不但使早已習慣了買理財產品按預期收益率“收錢”的普通百姓需要盡快適應,對樂衷于此的上市公司未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將平添了幾分“煩惱”。隨著剛性兌付打破,理財投資風險將逐步轉移至投資者身上,“買者自負”或讓將安全性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財之路變得坎坷起來。

截至去年年末,雖然銀行理財增速在2017年呈現出斷崖式下跌的態勢,并出現了連續8個月下降的情況,但理財產品規模仍達到30萬億元的水平,其中,保本型產品的存續余額為7.37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24.95%,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的保本型產品占比也相差無幾。

按照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日子即將遠去,而偏偏此類產品又恰恰是將資金安全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最為看中的投資品種。目前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來源分別為自有資金與閑置募集資金,而對于后者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在取消了“保本”后,在過渡期后將有可能與銀行理財產品無緣。

閑置募集資金或將沒有“合規”產品可選

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將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并提升公司整體業績水平,甚至這部分投資收益已成為一些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或扭虧手段。也正因如此,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逐年升溫。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滬深兩市發布的關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告高達3300余份,共有976家上市公司或其下屬子公司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涉及資金合計5064億元;其中,有10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超過50億元。

在這些上市公司發布的委托理財的公告中,銀行理財產品仍是上市公司的首選,該類產品占所有購買理財產品比例高達九成以上。除強調理財資金的流動性外,上市公司最為看重的就是所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安全性,絕大多數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全部選擇標注為保本或保收益型的理財產品,而這也是相關監管政策所要求的。

證監會在下發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中就規定,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可進行現金管理,但投資的產品必須符合“安全性高,滿足保本要求,產品發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的條件。而在交易所發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辦法》中,也有“產品發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上市公司若動用閑置募集資購買理財產品,“保本”才是根本,收益率如何并不是關鍵。

目前上市公司理財產品的資金均來自閑置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而《證券日報》統計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資金類型發現,這兩項資金的比例相差不大,在今年以來合計逾5000億元的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中,有逾2000多億元的資金均來自于上市公司的閑置募集資金。若按資管新規的要求,在沒有保本型產品的退出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閑置募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將面臨“斷炊”之憂。雖然資管新規考慮到監管和市場的實際情況,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仍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保本型理財產品越來越少將是必然。

猜你喜歡

證監會將嚴格再融資審核標準和條件 抑制上市公司

隨著市場逐步完善和監管水平提升,上市當門票,入場再融資這一A股持續多年的獨特融資路徑,正在悄然...更多

2017-01-24 09:47:45

91家上市公司房企發布2016年業績預告 有66家預喜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月23日,已有91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業績預告,預喜的上市公司有...更多

2017-02-24 10:05:35

上市公司或終止再融資或調整方案情況或成為近段時

繼上周十數家上市公司或終止再融資或調整方案后,2月27日晚間,云鋁股份(000807,股吧)和亞太股份(00...更多

2017-03-01 09:02:14

A股市場上市公司驚現多種“套路分紅” 大股東套

近期,A股市場上市公司驚現多種套路分紅,包括高送轉推高股價—解禁套現、現金分紅推高股價—解禁套...更多

2017-03-24 10:08:12

A股上市公司數量3175家 董秘離職潮又起 40人“

截至2017年3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數量3175家,其中在一季度有董秘離職的上市公司118家,占所有上市公...更多

2017-04-12 10:08:20

多例上市公司宣布撤出網貸行業 網貸行業整改調整

4月以來,上市系平臺中出現了多例上市公司宣布撤出網貸行業事件,加之近日銀監會6號文督促網貸機構...更多

2017-04-18 09:28:45

傳統行業盈利能力大幅回升 微觀端經濟正呈現持續

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陸續披露,中國經濟微觀端——企業的經營情況正逐漸顯現。數據顯示,伴隨著鋼鐵...更多

2017-04-20 09:28:32
今年以來并購重組持續放緩 前4月上會公司數量同比

今年以來并購重組持續放緩 前4月上會公司數量同

新聞配圖并購市場,你還好嗎?答案是,今年以來并購重組持續放緩:前4月上會并購重組項目數量和整體...更多

2017-05-08 08:35:54

A股公司2016年年報事后審核“收官” 少數上市公

A股公司2016年年報事后審核收官。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信息顯示,審核過程中,少數公司在會計處理方...更多

2017-06-05 08:37:14

3000家上市公司財報凸顯產業失衡之困 利潤貢獻過

利潤過于依賴金融業 部分企業報表去產能3000家上市公司財報凸顯產業失衡之困截至4月底,滬深兩市32...更多

2017-06-07 09: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