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應對新考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條基本路徑。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在化解過剩產能上,堅持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破除無效供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不要政府發揮作用,而是要讓政府集中精力,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當前的重點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落實和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等,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將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是應對新考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當前,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等問題,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應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使人民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發展不斷提高,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其次,發揮政策協同作用,著力解決突出社會矛盾。應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破除妨礙勞動力和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努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通過采取有效舉措,努力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城鄉區域發展日趨平衡、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社會活力不斷增強,以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