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形勢而言,P2P的平臺主體一向被外界不看好,甚至有草根行業的比喻。其實這個偏見我們不接受也得接受,因為確實如此。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構中,P2P不同于其他實業平臺,更沒辦法同銀行去相比較,恰恰如此,P2P還是能在銀行這個大趨勢下獲得一碗羹,這還是多虧了小額貸款和小微企業的逐漸創立。
有升值必然就會出現對手,我們從宏觀角度去分析,當2009年中國出現第一家P2P平臺開始,當時能本就沒人或者只有少數一部分人知道它叫P2P,它是專門負責網絡貸款的互聯網金融,了解歸了解,但沒人愿意嘗試,因為它新,因為它讓人感覺是那么不靠譜。但隨著中國全民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認識,小微企業的起步以及人均資金需求量的不斷擴大,短短幾年時間,P2P平臺便來勢洶洶,瞬間增長至上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