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物彌補空白
繳獲文物后,鑒定文物的歷史價值成了滕州市公安局黨委最為關心的事。經逐級上報棗莊市公安局、山東省公安廳和公安部,聘請山東大學文物鑒定專家、國家博物館文物鑒定專家和陜西、河南等國家級文物鑒定專家對收繳文物進行逐個鑒定,最終得出結論:全部為春秋晚期文物,其中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5件,三級文物46件。該案繳獲的文物數量之眾,級別之高,在全國范圍內實屬罕見。
其中,收繳的春秋晚期倪公戈刻有銘文12字,經專家破譯為“倪公克父,擇其吉金,作其元用。”其意是:古時的倪國公朱克父,專取好的金屬材料,做成此戈,從現在開始,要一代代延續使用下去。此戈的成功收繳,填補了山東省實物考究春秋晚期青銅器的空白。
文物鑒定的結果,加大加重了對犯罪嫌疑人的懲罰,但仍有涉案人員潛逃。公安部、山東省公安廳、棗莊市公安局、滕州市公安局各級黨委對此案十分重視,多次到案發現場實地考察。滕州市公安局局長梁龍雨在專案組會議上提出了“深度研判經營,理清脈絡,一網打盡,追繳文物”的偵查思路,要求全面打擊犯罪,保護歷史文化,并在人員、經費、裝備等后勤保障上全力支持。公安部也于2017年6月,發起歷時三個月的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此案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深入打擊,全力追捕在逃人員。
2017年7月31日,公安部向全國發布A級通緝令,緝捕文物犯罪重大在逃人員,該案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劉某濤和孟某名列其中。
目前,22名嫌疑人已被滕州市公安局移送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