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成本升,生產減,剛需強,現貨有望止跌
價格:今日05合約低開高走收于2833,在黑色系中表現最為強勢,與回落較大的螺礦形成鮮明對比。港口準一級倉單成本。產地焦炭市場落實兩輪降價后暫穩運行。
供應端:產業利潤經過重新分配,焦企多開始轉虧有不同程度的減產動作,少數有加大限產的情況,疊加近日多地伴隨雨雪天氣,尤其隨著春節臨近市場運力逐步下降運費成本不斷走高,供應趨于減少。
(資料圖)
需求端:下游鋼廠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且整體庫存水平較往年稍顯偏低,整體看焦炭基本面較前期稍有改善。鋼廠開工略有提升,原料剛需仍有保證,考慮雨雪天氣市場運力下降以及成材利潤好轉,鋼廠打壓意愿減弱,節前市場多有看穩預期,后期仍需關注焦炭庫存以及成本支撐。
觀點及建議:周末國家表示禁止鐵礦石惡意哄抬物價炒作,盤面螺礦應聲回落,而雙焦受影響較少,上周五發布的專題報告中的結論仍成立,多頭趨勢不改,樂觀為主。
螺紋鋼:成本支撐松動,盤面跟隨鐵礦出現回調
價格:受鐵礦石價格監管影響,今日黑色系板塊走弱。螺紋鋼2305合約白天開盤后迅速下行,收盤價4093元/噸,收跌1.47%。現貨價格持穩,上海中天現貨價為4140元/噸。
供應端:上周螺紋鋼產量237.91萬噸,環比減少9.84萬噸,減量幅度有所收窄。隨著春節將近,長、短流程鋼廠生產積極性降低,產量繼續走弱。其中,短流程鋼廠開工率已經降至2.3%,基本處于放假停產狀態。
需求端:隨著春節臨近,下游工地已經陸續放假,實際需求明顯走弱。上周表需繼續大幅下滑。表觀需求量171.43萬噸,環比減少40.64萬噸。而全國建材成交量已經萎縮至1.68萬噸,貿易商陸續離場,終端需求進入常規性停滯周期。
原料端:發改委最近約談鐵礦石資訊企業,時隔一周再提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強調保障鐵礦石平穩運行。在政策調控指引下,今日鐵礦石期、現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回調。螺紋鋼成本支撐出現一定松動。
觀點與建議:螺紋鋼現貨端逐漸進入放假模式,行情變動不大。今日螺紋鋼受鐵礦石影響,成本支撐出現一定松動,盤面跟隨下行。但05合約在節前依舊處于強預期邏輯中,宏觀利好對盤面有所提振。原料端影響的持續性或許有限。預計節前螺紋鋼依舊高位震蕩。
原油:宏觀經濟轉好,原油震蕩上行
期貨市場,布油在84美元整數關口附近震蕩整理。國內SC2303合約小幅收漲,收盤價542.3。
宏觀方面:世界銀行將許多國家2023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處于衰退邊緣的水平,因為央行加息的影響加劇、俄烏戰爭仍在繼續,以及世界主要經濟引擎停滯不前。美國1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1%,由于通脹放緩,市場預計美聯儲下次會議將僅加息25個基點且利率峰值將低于5%。歐元區11月工業生產環比增長1.0%,同比增長2.0%,預估為環比和同比均增長0.5%。
供應:EIA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增長10萬桶/日至1220萬桶/日。IEA預測明年一季度俄羅斯原因供應或下降14%。歐佩克原油產量12月小幅增加,因尼日利亞為打擊石油盜竊行為部分扭轉了長期的產量下滑局面。
需求:美國受圣誕節和寒冷天氣的影響,原油消費出現下滑。國內疫情政策調整之后,消費逐步恢復,目前國內第一波疫情已經過去,消費有待回暖。
庫存端:截至1月6日,API原油庫存增加1487萬桶,汽油庫存上升183萬桶,餾分油庫存上升109萬桶。截至1月6日,EIA原油庫存大增1896萬桶,汽油增加411萬桶,精煉油庫存下降107萬桶。
觀點及建議:美國公布CPI數據,市場預計美聯儲的加息動作將放緩,利好大宗商品,短期原油預計在宏觀的影響下,向上運行。我們建議震蕩上行的思路對待,但原油波動較大,注意節奏的把握。
甲醇:供需變化不大,甲醇窄幅震蕩
期貨市場,甲醇2305合約小幅收跌,收盤價2625。目前現貨依舊強勢于期貨。
供應端:國內甲醇產量為151.70萬噸,較上周減少2.42萬噸,裝置產能利用率為74.82%,環比跌1.58%。
需求端:MTO裝置產能利用率較上周有所提升。周內寧波富德裝置負荷稍有下降,但興興能源裝置重啟、南京誠志二期與恒有能源裝置負荷稍有提升,其他裝置均維持前期水平生產。傳統需求表現沒有亮點,除甲醛開工率春節的緣故,下滑之外,其余需求維持前期水平。
庫存:甲醇港口庫存繼續累庫,港口卸貨速度良好,周期內船貨主要以江浙區域到貨為主。
觀點及建議:目前甲醇主要受宏觀和市場情緒的影響,甲醇供給和需求短期沒有太大變動,需求端興興已經復工,供給端內地裝置開工率不斷提升,短期基本面對甲醇價格的指引作用不大。年前我們預計甲醇震蕩調整為主,不建議節前持倉。
棕櫚油:需求暫無明顯提振,供應支撐下棕油延續震蕩整理
棕櫚油2305合約日內跌0.13%,收盤7766元/噸;廣州市場棕櫚油7630元/噸。
最新消息:據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數據顯示,2023年1月1-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11.50%,出油率增加0.12%,產量減少10.95%;據馬來西亞獨立檢驗機構AmSpec,預計馬來西亞1月1-1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401749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631401噸減少36.37%。
供應:馬來西亞出口數據減弱,受到東南亞洪水影響,油棕種植園的收割工作進展不順,產地提振有限,但減產預期相對存在支撐。不過今年二季度隨著更多外國勞工進入,棕櫚油產量將進入恢復期。
國際消息:全球最大棕櫚油出口國印尼限制出口以及提振國內生物柴油消費的舉動,將收緊全球植物油供應,而東南亞和南美產量下降也削減全球植物油供應。
國內情況:臨近春節長假,節日需求恢復緩慢且低于預期,現貨成交回落,需求提振有限。但是國內棕櫚油庫存第二周下降,進入去庫階段。
總結:棕櫚油自身基本面提振有限,持續向上驅動不足,但供應擔憂支撐市場,或維持寬幅震蕩運行;但長期來看油脂供應呈增加趨勢。
觀點及建議:基本面有明顯提振前,棕油持續向上動力不足,寬幅震蕩思路對待為宜;當前處于寬幅震蕩中的下行階段,短期偏弱運行。
豆粕:節前豆粕依然維持高位震蕩運行
豆粕2305合約日內漲0.08%,收盤價3899元/噸,現貨張家港43%蛋白豆粕4585元/噸
最新消息:上周發布的USDA供需報告調低美豆、阿根廷大豆產量,報告利多支撐市場。
產地原料端:USDA報告利多,再加上美國22年12月CPI通脹環比轉負,美聯儲加息或放緩,提振市場情緒。但巴西大豆目前依然存在豐產預期,足以抵消阿根廷及美國的減產,或壓制后市美豆價格。
國內供應:國內油廠持續開機,大豆壓榨量增加,豆粕庫存繼續累庫,供應壓力逐漸加大。
需求端:生豬產能端供應壓力較大,豬肉價格回落,對豆粕需求暫無提振;且節后豆粕進入消費淡季,需求逐漸走弱。
總結:國內供應端緊缺問題逐漸改善,但由于成本端存在供給擔憂,豆粕依然維持高位運行;不過需求后市缺乏提振,豆粕或逐漸走弱。
觀點及建議:豆粕呈近強遠弱格局,短期震蕩偏強思路對待,同時關注節后是否有回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