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并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在政策扶持與科技創新驅動下,大健康產業已成長為國家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相關的投融并購需求及法律熱點問題也日益增多。
2025年5月27日,由北京市朝陽區律師協會破產清算與并購重組研究會主辦的并購領域法律熱點——“專業法律服務助力大健康產業新質發展”主題業務交流與研討會在中銀律所成功舉辦。中國生物醫藥園區聯盟執行理事長芮國忠、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袁新建律師、北京市環球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永華律師、北京明稅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施志群律師、中國工商銀行北京珠市口支行高級經理康茜、北京市律師協會跨境投資并購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姚以林等受邀出席。各方圍繞大健康產業的現狀和趨勢、跨境技術合作中的法律問題、并購重組中的稅務安排以及預重整方案與重整計劃草案的過渡與銜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本次研討會由朝陽律協破產清算與并購重組研究會副主任黃云艷律師主持。
研討會伊始,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管委會委員鄭偉律師代表中銀律所致辭,向蒞臨現場的各位嘉賓與行業同仁致以誠摯歡迎。他指出,此次研討會錨定大健康產業并購法律熱點議題,精心搭建專業交流平臺,旨在通過深度研討與經驗分享,助力行業精準把握合規發展脈絡,希望借此契機匯聚多方智慧,為大健康產業穩健前行注入強勁動能。
北京市律師協會醫藥衛生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龔楠在致辭中表示,大健康產業正憑借政策春風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她強調,醫藥衛生法律專業委員會的職能已從傳統的醫療糾紛解決,延伸至醫藥研發、醫療器械創新、健康產業生態構建等全鏈條服務。
龔楠指出,面對產業融合加速的新趨勢,法律人需打破專業壁壘,深度理解醫藥行業特性,將法律服務嵌入產業發展的“神經末梢”——既要為企業跨境技術合作、并購重組等復雜交易搭建合規框架,也要為基層醫療資源整合、中醫藥傳承創新等民生議題提供法律支撐。她呼吁與會同仁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推動“法律智慧”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讓專業服務真正成為大健康產業“行穩致遠”的護航者,最終實現“以法治力量賦能產業升級,以專業價值服務社會民生”的雙重目標。
隨后進入主題演講環節。中國生物醫藥園區聯盟執行理事長芮國忠在《大健康產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演講中指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深化與生物經濟崛起,我國大健康產業已形成“政策設計 - 研發創新 - 消費升級”三位一體增長格局,銀發經濟與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躍遷。但他同時強調,當前生物醫療領域面臨資本退潮,早期項目融資難、跨境監管協調等問題亟待解決,需通過完善估值體系、加強政策引導破解困局。
北京市環球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永華律師以《醫藥行業跨境技術合作的法律問題》為主題,系統解讀了 License-out 交易與 NewCo 合資模式的法律要點,提示知識產權歸屬、跨境涉稅合規、數據安全等七大風險,并建議通過“雙語合同精準表述”“稅務合規條款前置”等策略構建全流程風控體系。她最終指出,醫藥跨境合作具有長周期、高合規性特征,法律服務需貫穿“研發-授權-商業化”全鏈條。
北京明稅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施志群律師結合實務案例,剖析并購重組中轉讓價格公允性、對賭協議處理等熱點爭議。他指出,當前稅務監管呈現“大數據篩查”“執法口徑從嚴”等特征,建議企業在稅務檢查前主動補稅、善用復議訴訟等救濟程序,通過全流程專業溝通化解爭議。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袁新建律師以《預重整方案與重整計劃草案的過渡與銜接》為題,結合某央企下屬企業重整案例,分析預重整程序的“司法 - 非司法”雙重屬性及效力局限性,建議通過明確債權止息日界定、建立資產變動披露機制等方式保障程序銜接流暢性。
在互動交流環節,中國工商銀行北京珠市口支行高級經理康茜結合金融機構實務經驗提出,律師可借助查凍扣系統核查目標企業資產狀態,從司法金融業務全鏈條視角看,此類操作貫穿法律事務的中上下游,通過金融工具與法律審查的深度融合,既能精準識別資產風險,又能為交易結構設計、資金監管方案提供數據基礎,助力構建覆蓋交易全周期的風險防控體系。
活動最后,北京市律師協會跨境投資并購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姚以林向各位主辦方、承辦方以及參會嘉賓表示感謝,并強調大健康產業并購需兼顧產業邏輯與法律合規,尤其關注跨境交易、稅務籌劃、破產重整等領域的專業支持。律師需提升跨領域服務能力,整合“法律+產業+金融”資源,為客戶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同時期待后續開展更多實務導向的交流活動。
本次研討會聚焦大健康產業并購的法律熱點與實務難點,通過嘉賓演講與互動交流,為參會人員提供了政策解讀、案例分析與操作指引,增進了法律界與醫療產業界的溝通協作,對提升并購業務合規水平、助力大健康產業新質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