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上海日化協會和化妝品觀察主發起,Intertek天祥集團聯合主辦的科學選品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辦。這是一場具有開創性的研討活動,10余位行業協會專家、品牌研發人員、皮膚醫生與40多位美妝KOL齊聚Intertek功效實驗室,首次進行全公開研討對話。
在研討會現場,40+位專業美妝KOL作為“特邀研討官”,親臨Intertek功效實驗室,并對話行業協會專家和技術權威。通過探討法規、配方、臨床研究、驗證方法及質量追溯等多個維度,力求定義科學選品的標準,明確什么是真正的好產品。
Intertek憑借全面的臨床功效實驗室,為美妝行業提供全方位的產品測試服務,包括護膚品、彩妝、頭發及頭皮護理、口腔護理、功能食品/保健品、美妝工具和美容儀等,致力攜手行業各方伙伴,推動美妝行業向更健康、更科學的方向發展,并在科學選品和驗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上海日化協會副會長兼標委主任委員李瓊教授表示,此次研討會是科學選品標準的開端。從品牌方科學“開”品,第三方科學“驗”品,到博主方科學“選”品,消費者方科學“種草”品,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科學的化妝品行業環境。
科學選品的多維度標準
上海市毒理學會秘書長兼標委會副主任程樹軍秘書長表示,選品的科學離不開多方支持。功效標準需要多鏈條的佐證,其也更常受爭議。LVMH 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化妝品產品安全評估經理陳博從法規層面的視角分享,選擇安全合規的化妝品需要關注產品從研發到上市的全過程。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內容教研室主任、教授丁慧從皮膚科學的視角分享,科學選品應基于皮膚科學理論,關注產品配方的科學性,包括乳化體系和劑型。
科學選品的 “避雷” 方法
達美研學社創始人Jack Huang表示通過配方信息辨別高風險產品是一大方式。了解功效產品的風險在哪里,同時對化妝品功效相關的監管法規有清晰的認知,在選品時會更容易辨別出哪類產品需要做功效檢測,并避免產品“翻車”。
Intertek 健康與美容產品臨床研究評價中心高級技術專家蔡安瑞,強調了功效評價對化妝品科學功效宣稱的重要性。近年來,功效宣稱爭議導致消費者對行業信任度下降,促使行業監管加強,企業自律意識提升。通過解讀不同品牌功效宣稱案例,讓大家更加了解功效檢測報告的組成內容和核心要點。
Intertek 健康與美容產品部化妝品法規負責人陳燕華分享工廠端的洞察,工廠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研發、法規、生產、質量、開發、倉庫、試驗、售后等多個方面。研發人員需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和經驗,法規人員要熟悉化妝品法規,生產人員要熟悉生產操作,質量人員要掌握質量控制等,這些都是判斷產品力的重要維度。
科學研發以及傳播體系的搭建
作為國貨防曬的先行者,美膚寶品牌不斷對產品研發升級換代。美膚寶首席研發工程師孟瀟博士分享了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防曬產品不同版本的升級歷程。現場的美妝 KOL也紛紛分享了自己的選品經驗及美妝產品科學傳播的要點與方向。
在如今的競爭生態中,美妝行業的專業性門檻在不斷提升,科學選品已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此次研討活動為美妝行業構建科學評價體系和驗證方法提供了平臺,通過各方專家與KOL的深入交流,成功搭建連接品牌、檢測機構、博主和消費者的橋梁,共同推動了化妝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