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行業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基金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開拓新業務是實現差異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必經之路
進入2023年,公募基金“看天吃飯”單一模式遭遇發展瓶頸,在政策的支持下,頭部公募公司積極布局專業子公司。其中,REITs、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顧、養老金融服務等業務受到基金公司的重點關注。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公募行業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基金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開拓新業務是實現差異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必經之路。
“路在腳下,走通這條路,要看各家公司的資源稟賦和業務開展方式,還需要一些運氣。”滬上某中大型基金公司高管說。
政策風起 爭相布局
經過長達兩年的申請,9月1日,華夏基金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股權”)的申請獲得核準。根據批復內容,華夏股權注冊地為北京市,注冊資本為5億元,由華夏基金全資擁有,業務范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須完成公司籌建工作。
事實上,設立專業子公司已成為今年公募行業的一大熱門。除了華夏基金,今年以來,嘉實、興證全球、易方達、廣發、華安、創金合信等多家基金公司遞交了設立子公司的申請,其中匯添富、易方達兩家基金公司旗下的銷售子公司以及創金合信基金旗下的運營服務子公司均已獲得反饋意見。
“政策支持是基金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開拓業務增長點的重要動力。”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
“去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把‘支持差異化發展’放在了16條舉措之首。隨后5月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子公司可以從事資產管理相關業務’,《辦法》修訂說明中還專門提到‘支持設立專業子公司專門從事公募REITs、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基金投資顧問、養老金融服務等業務’。這些文件為基金公司申報設立專業子公司指明了方向。”該高管解讀道。
“未來基金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稟賦,選擇具備競爭優勢的方向發展有特色的資產管理業務。如果后續進展順利,有望改善客戶獲得產品和服務的品質,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有利于打破同質化競爭格局,建立先發優勢。”該高管補充道。
應對壓力 開疆拓土
市場波動加大、增長模式單一、同業競爭激烈……這些內外部壓力在2023年一起向公募行業襲來。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
受市場調整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基金公司遭遇業績回撤和發行低潮。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今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報分別為-7.52%和-9.21%,近1年、近2年和近3年的平均回報均為負數。從發行情況來看,截至9月22日,以認購起始日為口徑,今年以來公募行業共發行基金7097億份,對比2020年的3.14萬億份、2021年的2.96萬億份和2022年1.47萬億份,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長期以來,公募沒有完全擺脫“看天吃飯”的單一發展模式,而新的競爭對手又不斷加入。“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加劇的馬太效應,設立專業子公司開拓新業務是實現差異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公募基金設立專業子公司,有利于擴大和完善業務版圖,挖掘新的業務增長點,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特別是對于頭部基金公司來說,設立專業子公司有利于拓寬資金來源、增強資產創設能力,助力基金公司集團化運營。”該負責人表示,“頭部基金公司在資本、人才、科技、投研等方面積累了優勢,這使得他們在設立專業子公司方面具備先發能力,在業務拓展方面的成功率更高,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從而促進資管行業良性發展。”
匯添富基金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公司表示,公募基金在做好主業的前提下,不斷夯實核心競爭力,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有助于提升綜合競爭力。同時,公募基金積極延展專業能力,能更好地滿足投資者日益多元的財富管理需求。
發揮優勢 創新延伸
踏入新的業務領域之后,怎樣將此打造為第二增長曲線?這是頭部公募公司正在探索解決的一個課題。
這方面,業內已有一些范例。以匯添富基金為例,自2009年以來,匯添富基金陸續設立了中國香港子公司、資本子公司、美國子公司、新加坡子公司。其中資本子公司下設全資股權投資公司,這是國內首家專注于醫療產品領域,集并購退出、IPO退出、新三板退出、海外上市、一二級市場聯運為一體的股權投資基金公司。后續匯添富在財富管理等方面將有序設立各類專業子公司,滿足客戶一站式資產配置需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REITs、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顧、養老金融服務等新業務受到基金公司的重點關注。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請設立的運營服務子公司受到業內關注。除此以外,更多的業務形態在培育和孵化中。
“設立專業子公司是公募基金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向大資管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的體現。”盈米基金研究院分析稱,以華夏基金設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為例,公募資管與一級私募股權投資在行業趨勢研究、公司基本面研究方面有共通之處,是同一種能力圈的延展。此外,深入參與一級市場也有利于基金公司進行一二級市場聯動,對相關項目的IPO戰略投資也將為公募基金提供較為可觀的潛在投資收益。
“專業子公司成立之初通常需要得到母公司的扶持,需要借助母公司在人才、資源、運營及其他方面的優勢,因此對基金公司的綜合實力要求較高。從長遠來看,公募基金要探索出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商業模式,具備自身造血能力,并不斷調整發展戰略,這樣才能推動專業子公司相關業務有效落地。因此,基金公司想要設立專業子公司,須根據自身情況,評估能力邊界和資源稟賦。”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更大的挑戰在于公司運作。”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孫桂平表示,“專業子公司所從事的業務與當前基金公司的主營業務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公司運作上需要基金公司保持戰略定力,不斷投入資源,進行市場開拓和市場培育,最終探索出一條適合基金公司的新業務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