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間,華盛昌(002980.SZ)同時發布了2020年年報及2021年一季報。
年報顯示,華盛昌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96,266.08萬元,同比增加106.78%;實現營業利潤39,379.32萬元,同比增加274.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755.90萬元,同比增加271.10%;除紅外類、人體測溫類產品外的其他非防疫類產品實現收入48,847.33萬元,占總收入50.74%,比上年同期上升11.07%。
同日,公布的2021年度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從增長情況來看,由于2020年疫情情況下公司防疫產品收入大幅增長,導致2021年一季度數據相較于2020年一季度數據有所下滑,但與2019年一季度營收相比增長49.02%;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054.60萬元,相較2019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長91.35%。
報告顯示,2020年,面對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公司管理層圍繞既定戰略方針,審慎決策,靈活應對,規范運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帶領全體員工克服各種不利影響,保持了業績的增長,持續推進了公司的穩健發展。
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增加了人員規模、理順了物流和出口手續,非防疫產品恢復正常生產交付,多品類儀表產品銷售實現穩定增長。
研發實力助推防疫產品開拓新客戶 ?新增銷售渠道將有利未來業績增長
華盛昌表示,技術創新及設計開發能力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隨著市場測量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公司憑借紅外熱成像、電力測量、PM2.5檢測、氣體檢測、激光測量、超聲波檢測等全方位的測量技術,不斷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型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高度注重技術儲備和設計研發,是行業內掌握測量技術最為全面、自主設計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之一。
據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憑借多年積累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生產制造能力,華盛昌加大對防疫產品的研發力度,研發出智能紅外測溫安檢門、AI測溫考勤一體機、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等一系列防疫新產品,并在供應本次疫情防疫產品的同時,公司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國內銷售體系和銷售渠道,開拓了新客戶。2020年度,公司紅外類產品實現收入12,346.55萬元,占總收入12.83%,比上年同期增長544.71%;人體測溫類產品實現收入35,072.20萬元,占總收入36.43%,比上年同期增長4,926.22%。銷售渠道及客戶資源的拓寬將有利于公司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
非防疫產品穩步增長 ?產品優勢逐步凸顯
華盛昌表示,公司在行業內較早開發了多系列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技術突破性新產品,如多功能萬用表、非接觸人體測溫儀、空氣質量檢測儀等,其中空氣質量檢測儀系列產品被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授予“科技創新產品獎”。在工業設計方面,公司在產品外形設計和工藝設計上具有較高的專業化水準,產品外觀的設計感、雙色高效注塑成型工藝,使公司產品的設計形象和使用場景能夠滿足全球客戶的消費需求。在功能設計方面,公司融合了高集成度的多功能設計理念,開發了眾多小型化、功能齊全的儀器儀表,如多功能組合型萬用表、多合一環境測量表等,使消費者應用更加高效、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產品美譽度和綜合競爭實力不斷提高。在國際市場,公司積極培育自主品牌“CEM”,通過積極參加各類國際展會,增加市場影響力,擴大品牌知名度。“CEM”品牌的專業性已得到國際行業知名品牌客戶的普遍認可。在國內,公司被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授予“誠信?品質?服務AAA企業”;公司的“CEM”品牌連續五次被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授予“深圳知名品牌”,并獲得了深圳知名品牌標志的授權使用證書;公司醫療測量品牌“樂魚”,極大優化了用戶體驗,“樂魚?互聯網+”智能監控檢測產品和服務生態圈在市場得以快速推廣。
據年度報告顯示,公司電工電力類產品2020年度實現營收2.74億元,同比增長13.15%;環境檢測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82.70。隨著我國政府對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力度不斷增大、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國環境監測類的測量測試儀器儀表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整體規模迅速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