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貝網?2月9日消息,海王生物(000078)被深圳證監局現場檢查發現存在四類不規范行為,受到深圳證監局觸發。
據介紹,2020年7月起,深圳證監局對海王生物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存在公司治理規范運作不到位、會計核算不規范、內部控制不完善和公司債券存續管理不規范問題。為此,深圳監管局下發的《關于對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具體問題如下:
(一)公司治理規范運作不到位
1、部分關聯交易未嚴格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2019 年度,公司與部分關鍵管理人員及關聯企業深圳市容匯醫療發展有限公司發生拆入大額資金的關聯交易。公司未嚴格履行審議決策程序和臨時報告披露義務,直至 2019 年年報才予以披露,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十八條的有關規定。
2、股東大會運作不規范
2017 年至 2019 年,公司多次股東大會存在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依規出席或列席、會議記錄不完整等情形,不符合《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第二十六條和第四十一條的有關規定。
3、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規范
對 2018 年度配股公開發行證券、2019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等重大事項,公司未按規定填寫內幕信息知情人檔案,也未制作重大事項進程備忘錄,不符合《關于上市公司建立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11]30 號)第六條和第十條的有關規定。
(二)會計核算不規范
1、部分銷售收入確認時點不規范
2017 年至 2019 年,公司部分醫藥商業流通、醫療器械子公司收入確認以出庫時間而不是以客戶驗收時間作為收入確認時點,與披露的會計政策不符;部分子公司驗收回執單無簽收日期,存在跨期確認收入問題。在共管藥房銷售模式下,公司部分子公司存在季度、半年度提前確認收入的情形。上述情形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 14 號—收入(2006))》第四條的有關規定。
2、部分返利核算不規范
2017 年至 2019 年,公司部分子公司僅在收到或支付返利時入賬核算,存在收入成本跨期確認問題;在供應商返利入賬時,未考慮返利對未售出存貨的影響,全部沖減成本,導致公司少計成本,多計利潤;將部分應沖減成本或存貨的供應商返利,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影響了毛利率和成本核算的準確性。上述情形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第十九條的有關規定。
3、部分業績承諾相關核算不規范
2017 年至 2019 年,公司對業績補償款的確認和計量未充分考慮支付方的信用風險、貨幣時間價值以及剩余業績承諾期預期利潤的風險等,導致相關或有對價核算不準確,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 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06)》第五十二條以及《企業會計準則第 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 年)第十九條的相關規定。針對距購買日 12 個月內未實現業績承諾的標的公司,公司在與原股東協商同意調整收購對價的基礎上,直接調整相關長期股權投資及商譽原值的核算方法不恰當,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 20 號—企業合并》第十一條和第十六條的有關規定。
4、其他會計核算相關不規范問題
2019 年,公司個別子公司在采用預期損失率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時,未充分考慮應收賬款貸方余額影響、未嚴格按披露會計政策對醫院客戶進行分類,導致少計提壞賬準備,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十二條、《企業會計準則第 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第十一章第三節的有關規定。
公司將部分應屬財務費用的融資費用計入管理費用核算,導致相關費用列報不準確,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 30 號—財務報表列報》第三十條的有關規定。
(三)內部控制不完善
2019 年,公司子公司管控不到位,未完全建立與經營管理相適應的財務信息系統,仍有 20 余家子公司使用的財務信息系統與公司主系統不一致。資金支付相關內控執行不到位,多次存在違反制度規定僅有財務總監一人簽字審批即對外支付資金的情形;現金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個別子公司日現金余額多次大幅超過公司制度規定限額;資金管理不到位,存在通過員工個人賬戶取現、部分現金結算返利管理不足等情形。上述情形不符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第三十六條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