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院落怎么改?成都出臺管理意見
今年,成都提出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全年持續推進50個既有片區更新項目,新啟動片區更新項目30個以上、改造老舊小區600個以上。
為更好地推進此項工作,近日,成都市住建局聯合成都市財政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老舊院落改造工程建設組織管理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試行)》)。
“一戶一征集”
多渠道全方位征求居民訴求
《意見(試行)》明確了老舊院落改造的各方主體責任。業委會或居民自治組織應參與改造全過程。
在征集改造需求方面,街道辦事處應多渠道全方位征求居民訴求,主動開展政策宣傳、標準解讀、意見調查,逐一排查老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需求,督促設計單位按照“一戶一征集”原則認真開展入戶調查,以保障公共利益為前提做深做細做好群眾工作。
在公示改造意愿方面,方案設計期間,街道辦事處應主動公示業主意愿,對涉及其他居民權益且直接利益關系人同意后方可落實的內容,應予以說明,凝聚各方共識,整理形成最終的改造意愿清單并予以公示,提升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確保涉及公共安全的項目應改盡改,涉及公共利益的項目能改盡改。
在集成改造內容方面,應綜合研判院落條件,因地制宜集成消防車通道標志標線施劃、消防和安防設施設備完善、電梯加裝和梯控裝置設置、電動自行車和汽車充電設施加裝、停車位規整、建筑節能改造、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增設、智慧場景營造、黨群服務站改造等內容。此外,還要做好方案公示等工作。
推行綜合改造模式
業主代表參與項目驗收
圍繞強化工程組織管理,《意見(試行)》提出要推行綜合改造模式。建設單位應盡可能整合相鄰院落,實施連片改造,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鼓勵專業集成,統籌實施危房整治、道路整治等綜合改造。
將開展項目改造效果驗收。綜合改造項目完工后,可由建設單位召集相關部門、參建單位,邀請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業委會或居民自治組織、業主代表、物業服務管理主體等對項目改造效果進行驗收,驗收結果應予以公示并按程序備案。外窗工程、上下水改造等涉及居民個人利益的項目完工后,應邀請住戶參與分戶驗收。
此外,還將強化計劃統籌管理,精準生成項目。將群眾呼聲與城市體檢結果作為確定改造項目的第一考慮。持續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建立“自下而上”意愿征集機制,鎖定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區域,加大城市體檢成果的實踐應用,將城市體檢手段深入老舊院落,將存在燃氣、用電、內澇等安全隱患的精準定位,優先納入改造計劃。原則上群眾反映強烈、投訴集中的院落應第一時間啟動民意調查等改造的前期工作。
來源:成都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