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記者從新鄉市統計局獲悉,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新鄉地區生產總值3232.53億元,總量繼續位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速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
過去的一年,外部環境復雜嚴峻,諸多挑戰交織,特別是特大洪澇災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對新鄉市經濟發展帶來嚴重沖擊。
穩住經濟基本盤,才能邁好開局第一步。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抓統籌聚合力,頂壓力破難題,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災后恢復重建得以加快,經濟發展韌性較強,實現了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高于全省、順利開局的目標。
從增速看,2021年前三季度,新鄉地區生產總值較全省平均水平低1.1個百分點,但經過“決戰四季度、打好收官戰”的艱苦努力,全市全年經濟增速逆勢趕超全省平均水平。
從位次看,新鄉市經濟總量持續穩居全省第6位,全年增速位次比前三季度前移6個位次。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全省第4位,稅收占比繼續保持在71%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個多百分點。
動力何在?“項目建設提速,災后重建加快,模式創新助力,工作機制持續完善。”市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堅持“項目為王”,持續開展“三個一批”,1092個億元以上項目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快速編制完成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12個專項規劃,“規上”工業企業迅速恢復到災前水平,工業經濟的“壓艙石”作用得以顯現;創新推出市縣聯動的投融資模式,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大;聚焦重大項目、重點領域,“13710”工作制度、“1+5+2”專班推進機制等發揮效能。
鄭新一體化龍頭扭得更緊,多點多極支撐一馬當先。在平原示范區,中原農谷、平原科教城等快速推進。經開區綠色纖維產業區、白鷺化纖產業區、紡織服裝產業區“三區”并進,動能強勁。聚焦起重、衛材、防腐主導產業,長垣市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0.7億元,為年初預算的110.%,增長21.3%。輝縣市境內的新晉高速平原段建成,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加速建設。
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十分不易,更要保持清醒頭腦、激發更大干勁。放眼全省,與“追兵”相比,新鄉市的領先優勢在加大、位次在加固,但與前面的“標兵”比,我們與其差距也在擴大。
來源:新鄉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