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武強縣把“創新武強”建設作為破解發展難題、實現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和出發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在創新機制完善、創新環境優化、創新企業培育、科技人才引進等方面下功夫,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截至目前,武強縣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4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08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19家、省級星創天地3家、省級科技農業園區1個,享有專利總數450余項。

一、完善科技創新機制。調整和充實武強縣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科技創新工作,加強部門聯動,強化協同創新,形成創新合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出臺《武強縣關于加快推進縣域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武強縣關于進一步鼓勵工業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武強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二十條》等一系列文件,針對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建設、高端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鼓勵支持企業創新。同時將“打贏創新驅動攻堅戰,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全力推進縣域科技創新工作。
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一是加強政策宣講,暢通信息渠道,組織科技、稅務、發改、工信等部門組建科技服務微信群,及時發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企業研發投入加計扣除等政策,發布疫情防控期間如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等信息。二是制定培訓計劃,通過線上線下培訓,開展鄉鎮區負責科技工作業務人員培訓會和科技研發費用歸集統計培訓會,系統培訓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業務,累計培訓各類人員350余人。三是推進校企合作,在縣政府和河北農業大學、衡水學院簽約合作基礎上,積極幫助企業聯系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校企合作,從而引進人才和技術。促成嘉華樂器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新技術推廣所、百潤食品有限公司與河北農大、河牧牧業有限公司與中國農大、河北科技大學等12家企業與院校簽約合作。四是提供精準服務,與衡水方圓會計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企業研發費用支出相關財務工作規范服務的協議,惠及21戶企業,減免稅金245.69萬元,進一步指導了企業研發活動。
三、健全創新服務體系。圍繞西洋樂器產業、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謀劃建設省級創新平臺。其中,河北省油氣鉆采套管頭與采油樹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獲批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推薦武強嘉華樂器有限公司申報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指導河牧牧業有限公司、河北聚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省級星創天地。開展河北武強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實施主體和園區規劃調整工作,召開專家評審會,并獲得批準。建成街關鎮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和開發區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選派科技特派員57人開展科技幫扶,著力完善科技特派員服務支撐體系,推進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與主導產業和科技型企業、農業合作社的精準對接,深入破解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加快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是繼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增強企業家創新意識,引導企業引進高端人才,加大研發投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向科技型轉化。二是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共申報成功省市項目9個,獲得省科技廳資金支持。引進專業的服務機構指導企業,精準幫扶,2家企業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5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新增3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310家。三是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先后榮獲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1個,省創新創業賽獲前三名獎7個,市創新創業賽亞軍。在第九屆河北省創新創業大賽中,3個項目晉級,替抗養殖團隊益生菌——益生元飼用復合微生態制劑開發與應用項目獲得全省第八名的好成績,河北聚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規模化牧場糞污清潔處理和資源化技術應用項目入圍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賽。
五、加強科技人才引進。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出臺“畫鄉英才”等相關人才引進政策。一是圍繞西洋樂器、玻璃纖維等外向型產業引進外國專家,用外專之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已經引進了德國、韓國等15國30名外國專家,聘任的韓國專家金雪中榮獲了2020年度燕趙友誼獎,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瞄準行業領軍人才引進人才,針對奶牛產業糞污處理, 引進了周楚新團隊,開展了奶牛養殖糞污高效低耗資源化利用技術中試與示范研究,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三是圍繞技術攻關難題引進人才團隊,引進河北建筑研究院石墨烯改性聚氨酯超低能耗外墻外保溫體系技術創新團隊、石家莊鐵道大學動力電池高性能電極材料技術創新團隊兩支高水平人才團隊,開展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