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把辦好教育民生實事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和師生員工“關心關切”,制定《辦好教育民生實事工作方案》,確定5方面11項重點任務,著力補齊教育民生短板,破解教育民生難題,兜牢教育民生底線,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協調健康發展。

聚焦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滿足“幼有所育”新期待。針對“入公辦園難”問題,加快推進內江一幼城南園、東興區機關幼兒園國賓上院分園、隆昌市光豐幼兒園、資中縣水南四幼、威遠縣花城幼兒園、內江經開區金科集美天宸配套幼兒園等18所城鄉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擬新增幼兒學位4800個,力爭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2%。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加強對薄弱園的專業引領和實踐指導,提升保教保育水平,切實解決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聚焦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回應“學有所教”新期盼。下達資金6950萬元持續改善全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基本教學條件和生活設施,大力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內江師院新校區、川南幼專擴建、內江一中擴建等項目有序推進,內江職院新校區產教融合建設項目已完成勘察設計單位招標,內江二中城南校區新建項目穩步推進。大力實施“義務教育學位遞增”計劃,全年新(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9所,竣工18所,新增學位10125個。
聚焦高中教育特色多樣發展,滿足“學有優教”新期許。實施普及攻堅、質量提升、特色發展“三大計劃”,開展德育鑄魂行動、教育質量提升行動、教研提質增效行動、能力素質提升行動、質量監測行動、激勵關愛行動“六大行動”,著力提升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在鞏固拓展內江二中與內江七中、內江六中與內江鐵中等學校聯盟基礎上,制定深化新時代學校聯盟發展實施方案,三縣兩區學校聯盟將新增2對以上。
聚焦職業教育內涵提質發展,實現“學有所長”新期寄。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深化“1+X”證書制度試點,加大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力度,促進校企“雙元”育人,提升育人水平。優化中職學校布局,實施中職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對全市1200人以下的“空、小、散、弱”中職學校進行清查整合。建立中職學校統一招生報名平臺,完善招生錄取辦法,持續開展中職學校招生“五禁五不”專項治理。
聚焦教育公平發展,實現“弱有所扶”新期望。截至11月,減免10746名普惠性幼兒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學前教育保教費,為45504名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生活費補助,為16106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360名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中職學生、6413名地方屬普通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免除15244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5577名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學生學費,全面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將普高免學費和普高助學金兩個項目納入全市“一卡通”陽光審批,學生資助工作申請、評審、公示、發放全過程公開透明、陽光惠民。落實“鄉村振興政策銜接和重點傾斜”,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551人、教師145人。
聚焦教育健康發展,實現“教有所安”新期愿。啟動研制加強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加強對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和手機使用管理,規范中小學課外讀物進校園。實施“五個一”行動,嚴格校外培訓機構準入,整治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破解中小學生課外培訓負擔過重問題,維護家長和學生的合法權益。全面加強校園安全防范體系建設,推動實現中小學、幼兒園安防設施專職保安員配備達標率、硬質防沖撞設施安裝率、“護學崗”設置率等“六個100%”,讓家長放心。
來源:內江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