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政策發布專場活動上,中國銀保監會法規部副主任李翰陽介紹了近期銀保監會出臺的監管政策情況,以及支持北京市“兩區”和金融中心建設相關措施。
李翰陽稱,今年以來銀保監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著力推進制度建設,充分發揮監管政策與引領作用,指導和督促銀行業、保險業全力以赴,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銀保監會已發布監管制度50余項,主要涵蓋四個方面:
第一,加大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務整體效能。具體來看,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出臺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出臺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深入扎實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等相關通知,持續優化“三農”金融服務體系和機制;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出臺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等相關通知,推動養老金融穩步發展,出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等一系列的制度。
第二,加強重點領域的規范整治,毫不松懈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在房地產領域,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制度,著力遏制房地產金融泡沫化;在平臺領域,堅持審慎包容的態度,出臺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存款業務、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等相關的制度,切實加強對互聯網平臺金融活動的監管;在股權管理方面,出臺了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著力加強對大股東行為的監管力度;在化解企業風險方面,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風險化解機制,出臺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工作規程,在大力支持企業化解風險的同時有效維護金融機構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持續深化銀行業保險業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包括出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出臺銀行保險機構恢復和處置計劃實施辦法,出臺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銀行保險機構董事監事履職評價等制度,出臺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再保險業務管理、銀行保險機構聲譽風險管理等制度,推進銀行保險機構健康有序發展。同時,修改出臺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制度,支持在華外資機構穩步發展。
第四,聚焦監管能力建設,持續提升監管有效性。一是建立健全統一協調的監管評級體系,出臺商業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一系列監管評級辦法;二是不斷優化市場準入規則體系,出臺保險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準入管理,銀行保險機構許可證管理等制度,進一步提升準入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三是提高銀行業保險業監管整體效能,出臺了銀保監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定,進一步明確派出機構的監管授權與職責劃分,充分發揮派出機構的監管作用。
在支持北京市“兩區”和金融中心建設方面,李翰陽介紹,銀保監會深度參與北京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試點。在國務院批復的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任務中,金融業改革開放項目占了1/4。同時,圍繞自貿區建設,主動提升監管服務效能。例如,銀行在自貿區內設立、變更、終止分行級以下(不含分行)分支機構取消了事前審批,改為報告制。保險公司在自貿區內設立、撤銷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機構無需事前審批,實行備案制,精簡了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的材料報送。此外,全力支持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
李翰陽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繼續推進銀行業保險業的制度建設,更好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市金融管理中心建設,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助力“兩區”發展,有序推動京津冀市場一體化,特別是大力提升冬奧會期間的金融服務水平。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