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立足實際,早謀劃,早布局,全力做好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工作:一是積極謀劃定方向。在大量實地調研基礎上,積極溝通河南省財政廳、鄭州商品交易所,謀劃出適合我市蘋果發展路徑的“保險+期貨”試點方案。二是立足實際搞創新。2018年以來,三門峽市先后實施了“三門峽市特色農業保險(蘋果、食用菌等4種)”“三門峽市新增特色農業保險(花椒、連翹等10種)”、“蘋果保險+期貨”,逐步實現主要特色品種保險全覆蓋、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保險,構建了特色農業“4+10+1”的大保險格局。三是多方聯動聚合力。試點運行中,三門峽市財政、農業農村、金融、扶貧等部門與銀保監三門峽監管分局、中原農險等金融機構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實地勘察、責任厘定等工作。四是壓實責任抓落實。在省財政廳金融處的直接指導下,由市財政局直接作為甲方,減少中間環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全程公開透明;嚴格履行招投標程序,主動接受監督,確保招標結果經得起檢驗。五是汲取經驗成模式。我市以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為契機,總結試點過程中的經驗做法,為下一步“保險+期貨”模式的大面積推廣探出新路,著力打造特色農業保險的“三門峽模式”。
此次試點,省、市、縣三級補貼資金356萬元,使2503戶蘋果種植戶獲得2.27億元的風險保障,財政資金補貼效應放大了64倍。蘋果保障價格達3.76元/斤,在扣除3000元/畝的種植成本后,可鎖定農戶種植蘋果每畝純收益過萬元,進一步激發了農戶和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農業的積極性。
來源:河南省財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