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隨著綏寧縣“撤鄉并鎮”政策的實施落實,麻塘苗族瑤族鄉的土地、人口隨之擴大,給該鄉的財政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該鄉財政所緊緊圍繞“四點”,扎實做好新時期的鄉財工作。
一是改變鄉鎮財政管理方式,實行“鄉財縣管”模式。在全縣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推動下,按照公共財政管理要求,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實行“鄉財縣管鄉用”,進一步規范鄉鎮財政收支行為,強化財政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有效促進了全鄉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完善制度,打好鄉財工作基礎。不斷完善鄉鎮財政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制定鄉鎮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專項資金收支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負債資金收支管理等專項管理制度,特別強化預算管理,嚴格預算約束。加強支出管理,嚴格支出審批程序和手續。加強債權債務管理,逐步化解現有債務等工作,規范理財行為。
三是加強鄉鎮財務人員隊伍建設,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通過考試考核等方式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核算水平。明確會計、出納崗位職責,建立相互制約機制,規范財務核算,嚴格執行財會人員執證上崗制度,保證財務人員相對穩定,確保工作的連續性。
四是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加大對違法違紀問題的處理處罰力度。加大監管力度,加強新聞輿論監督,做好財政預決算公開,增加鄉鎮財政收支的透明度。加大控管的深度,建立健全鄉鎮領導離任交接制度,加強鄉鎮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運用,把監督與管理干部結合起來。強化監督檢查部門的協調溝通,對于監督檢查出的違紀違規問題,嚴格依法依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