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來,清遠市緊緊圍繞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三大抓手”,積極推進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加快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使園區成為區域經濟重要發展載體。
一是推動園區項目建設,有效推動項目效益產出。借助廣清一體化和對口幫扶的契機,重點瞄準廣州和珠三角,推進一批意向投資我市企業項目落戶。
二是強化合作共建,加快廣清產業園建設。目前廣清產業園已完成6000畝土地平整,路網建成8公里,在建12.2公里,“三縱三橫”的路網格局已基本形成,其它配套建設項目也已同步展開。
三是突破發展瓶頸,整合資源優促進抱團發展。緊跟省產業轉移政策調整,將符合國家開發區目錄的高新區19.94平方公里范圍納入廣州(清遠)產業轉移園范圍。
四是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省政策資金支持,2014年以來,已累計獲省擴能增效資金8.4億元,其中,成功申報為產業集聚區的民族工業園獲得省3億元啟動資金支持。截至目前,我市產業園區已累計投入開發資金110.61億元,園區路網、供水、供電、通訊、教育、衛生、商貿等配套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五是堅持集約高效用地理念,實現園區綠色集約發展。推進省級產業園區負面清單管理試點,出臺《清遠市企業投資負面清單(第一批)》、《全市各工業園區產業禁止準入目錄清單》等,進一步規范產業園區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提高產業園區集聚度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集約高效用地理念,對園內投資的企業在土地利用和項目準入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廣清產業園要求項目準入投資強度達到330萬/畝,稅收33萬元/畝,產值1000萬元/畝。加快土地和項目的直接對接,對各縣(市、區)土地利用進行摸查,已發現閑置低效用地40宗,面積8972畝。利用閑置地塊,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已成功引進白云電器、怡寶純凈水等多個項目,共盤活閑置用地2000多畝。
六是創新政策機制,進一步優化園區營商環境。相繼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扶持工業企業穩增長等政策措施,強化在金融信貸、財稅扶持、用地保障、資金獎勵等方面的保障。為幫助園區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建立政府主導的中小企業融資政策性擔保機構,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發揮政策性資金效應,拓寬融資渠道。建立政企溝通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對園區及企業的幫扶力度,幫助及時協調解決發展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