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務省日前宣布,重新審視面向新興國家實施的“特惠關稅制度”,決定將中國等5個國家從名單中剔除出去。同樣,美國下一任總統特朗普主張對中國產品增加征收關稅,并將中國指定為匯率操縱國。美日似乎正在關稅問題上對中國加強“包圍網”。筆者認為,美國、中國和日本作為全球經濟前三大經濟體,又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要成員,應當共同遵循全球貿易自由化規律,遵守WTO多邊框架協定,努力實現WTO最終目標。況且,即便美日為了一己私利,以各種借口搞貿易保護主義,也難擋全球貿易自由化之路。
貿易自由化
所謂貿易自由化,是指一國對外國商品和服務的進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減少,為進口商品和服務提供貿易優惠待遇的過程并且主張以市場為主導。而貿易自由化的理論基礎來源于亞當·斯密的自由市場經濟學說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論。這兩個理論的核心就是,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不僅在其具有超過其他國家絕對優勢的產品上進行專業生產是有利的,而且在那些具有比較優勢行業進行專業生產也是有利的。通過貿易互通有無,各國在具有相對較高生產力的領域進行專業化生產,將有助于提高各國的真實財富總量。根據上述理論,再結合考察世界市場經濟發展的歷程,不難看出,貿易自由化與貿易保護主義一直交錯存在,各個國家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采取保護本國貿易的措施,只不過兩種力量對比的不同,可能導致在一定時期更傾向于一個方面。
如今,全球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浪潮正在不斷向前推進。無論是多邊的WTO,還是區域性的亞太自貿區(FTAAP),或者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都是以貿易自由化為宗旨。然而,就在此大好環境下,西方世界卻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逆全球化行動,學術層面關于“逆全球化”思潮的討論也頗有些時日。有觀點認為,應避免過分吹噓貿易自由化的好處,而且要避免將對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全放在這上面。應該務實并找出哪些問題是全球可接受的新貿易規則,并為所有人發掘潛在利益。
在“逆全球化”思潮影響下,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又變得日益嚴重。在這方面,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居然是最經常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的國家。據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顯示,美國從2008年到2016年對其他國家采取了600多項貿易保護措施,僅2015年就采取了90項,位居各國之首。美國由此也被該報告認定為限制自由貿易的頭號國家。特別是在全球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美國并沒有在維護和推動自由貿易上做出表率。
貿易保護主義
一般來說,貿易保護主義總是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出現的。隨著危機的不斷蔓延,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會變得更加明顯。充分的歷史事實表明,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會阻礙經濟復蘇,還會進一步加劇危機。
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全球貿易自由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在全球貿易體量不斷增長的時候,各國尤其要謹慎使用損人不利己的貿易保護措施。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更應積極推動自由貿易的發展。以鄰為壑、互相打擊是導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歧途。只有加強合作,尋求共贏,才是促進全球經濟走向健康發展的正道。有鑒于此,在剛剛結束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21個經濟體的領導人批準了《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并共同發表了《亞太自貿區利馬宣言》。《報告》評估了FTAAP潛在的經濟影響和社會效益,盤點了實現FTAAP的各種可能路徑,找出了貿易投資壁壘,并進一步明確了把實現FTAAP作為下一階段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目標。這個研究報告還建議,把FTAAP作為亞太地區未來一體化的主要平臺,APEC繼續作為FTAAP的“孵化器”發揮更重要作用,按照開放、包容和共贏的原則推動FTAAP建設。而《宣言》提出最終實現FTAAP的具體政策建議,進一步明確了FTAAP的目標和原則,為FTAAP推進工作作出全面規劃,并系統建立了推進FTAAP工作的報告機制。從FTAAP建設進程來看,全球各國對全球貿易自由化還是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的。
盡快尋求解決方案
就中國而言,對于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系協定》(TPP)一事,或許會利好中國。然而,“匯率操縱國”問題可以說是下一個難關,如果美國要求將中國指定為匯率操縱國和采取關稅制裁措施,則會對出口持續低迷的中國造成沉痛打擊。同時,日本財務省提出將中國排除在特惠關稅對象之外,無疑會令中國的外貿處境雪上加霜。因為中國單月出口額同比減少的趨勢已持續半年以上,現在又面臨更多可能導致出口進一步減少的因素。
12月11日中國迎來加入WTO15周年,按照WTO的規則,到這一階段可以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國”待遇。但能否如愿,還處于微妙狀態。越是在這樣的時期,中國越要率先垂范,引領各國同舟共濟,審慎、克制、規范地通過各種對話磋商機制共同維護WTO規則和自由、開放、公正的國際貿易環境,從而實現互利共贏。同時,積極參與RCEP和FTAAP。由于RCEP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自貿談判之一,是實現FTAAP的重要路徑,中國積極參與了其中,并希望早日達成協議,從而有利于促進成員間貿易和投資增長。而且,中國愿與APEC各方一道繼續努力,為最終實現FTAAP積蓄能量。
中國應該積極推動WTO打破僵局。FTAAP和WTO是兼容協調、互補、共存的關系,并不存在競爭性或替代性。盡管當前WTO相關談判進程陷入持續僵局,使得一些國家開始繞開WTO開展區域性貿易協定,但是,FTAAP永遠不可能會替代WTO。而一直以來,中國都是WTO多邊貿易體制的擁護者。現在和將來,也應一如既往積極參與FTAAP建設,積極支持WTO多邊貿易體制,特別要敦促所有WTO成員國加倍努力盡快就目前WTO僵局繼續尋求解決方案。上述這些,既利于中國擺脫少數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困擾,又能為全球貿易自由化和貿易多邊體制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