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指出,2016年之初,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下降曾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現在,資本外流的跡象也就只能引發一個哈欠的反應。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于11月下降691億美元至3.05萬億美元,創下1月以來最大降幅。然而,標普500指數期貨并未給出即時反應,美國基準股指隨后還創下歷史新高,與10個月前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中國外儲類似幅度的縮水被稱為全球股市慘遭大屠殺的直接原因。
今昔的一個區別在于,在11月外儲大失血之前,中國的資本賬戶一直比較平穩;而從2015年年中到今年年初,市場參與者的經歷要比這慘痛得多。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宏觀策略師George Pearkes觀察到,2月-10月的平均資本外流規模約為600億美元,大概也就是之前6個月的一半。
|
中國外儲縮水
“12個月遠期價格已包含補償現匯下跌風險的高溢價,進而減輕了市場受到的沖擊,”他寫道。“隱含波動率相對離岸人民幣的實際波動率的溢價也很可觀,當波動率上升的時候,期權賣方就已然對更大幅度的價格變動做出了補償。”
換句話說,通過遠期和衍生品市場,交易員已把對人民幣兌美元走勢將更震蕩、更疲軟的預期反映到了價格里,這也提高了資本外流意外加劇掀起市場風浪的門檻。
|
隱含波動率相對5年均值依然處于高位
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這種樂觀的市場反應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本幣有序貶值、外儲有序下降制造出一種平靜的表象,但是人們可以聯想到一只鴨子安詳地浮在水面上,而其實雙腳在水下拼命劃動,”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全球策略師Kit Juckes稱。
“外匯儲備如果指向不可持續的大規模資本外流,那就不再無關緊要了--即如果為了制造出水面上的一切安好表象,鴨子在水下劇烈劃動腳掌的程度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那么我們就會開始真正再度關注起來。”
他補充說,現在或許還沒到這一步,因為最近幾個月美元兌人民幣緩慢攀升、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持穩,不論是實際匯率還是名義匯率都是如此。
|
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近幾個月持穩
市場反應較為平靜的另一個原因:Eurasia Group Ltd.的全球策略師Karthik Sankaran稱,外匯儲備下降,反映了中資銀行和非金融公司的凈海外負債減少。換言之,中國公司在減輕這些年“攢下”的資產負債不匹配問題,進而實際上降低了金融穩定風險。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未償的凈跨境債務已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6,500億美元降至1,400億美元。
“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本幣走貶會對一國造成傷害:資產負債不匹配、可貿易領域太小因而無法從中受益,或者通脹太高以至于名義匯率走貶不會轉化為實際貶值。”他說。“這些似乎都不符合中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