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足以抵御任何賣空人民幣的炒家。但如何以最低的代價勝出,是中國央行的一大挑戰。這場博弈的經驗,也將有助于中國下一波的金融改革。這一觀點值得思考。
美國億萬富豪索羅斯最近發表的言論,使他成為中國官方媒體群起圍攻的對象。他在達沃斯主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全球經濟正在重蹈2008年的覆轍,而這一輪危機的根源主要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它向全球傳導的通縮壓力。此外,中國的高債務及資本外流顯示,中國的經濟正在硬著陸,而他已經做空美國股市和亞洲及商品生產國的貨幣,并買入美國國債。
索羅斯是國際知名的對沖基金經理,曾經先后成功襲擊英鎊及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在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及人民幣匯率走軟的趨勢下,中國官方媒體很快地對號入座,將索羅斯做空亞洲貨幣的談話,解讀為“向中國貨幣宣戰”,并警告做空人民幣的炒家必將“死路一條”。
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而言,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但去年還是取得6.9%的增長率,遠比許多國家高。此外,中國還未完全開放資本賬戶,并坐擁巨額的外匯儲備。因此,任何潛在的賣空炒家應該是知難而退,而中國官方媒體也沒有必要對索羅斯口誅筆伐。
然而,中國經濟放緩及美元走強,導致大量資金從中國外流。據彭博社的統計,中國去年的資金外流高達1萬億美元。資金外流提高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下跌的預期,從而加劇人民幣下跌的壓力。
其次,人民幣國際化孕育了離岸人民幣市場,投資者利用在岸與離岸匯率的利差進行投機,而離岸匯率又倒逼在岸人民幣匯率的下跌。
其三,中國監管當局在資本市場操作上不夠熟練,加劇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中國央行去年8月11日通過調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讓人民幣下跌2%,引發市場猜測人民幣的匯率今后將與一攬子貨幣掛鉤。在相對強勢的美元下,這進一步提高了人民幣下跌的預期。美國媒體報道,有幾家美國對沖基金是在去年8月后,增加人民幣的空盤。
面對資金外流及人民幣下跌的壓力,中國央行去年動用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公開市場上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以捍衛人民幣的匯率。中國央行也積極干預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壓縮人民幣的流動性,而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一度躍升至67%。此外,中國央行對離岸人民幣征收存款準備金,以推高離岸人民幣的持有成本,從而提高賣空者的機會成本。在此之前,央行也暫停一些外國銀行在華分支機構的外匯結算業務。
顯然的,中國在捍衛人民幣的匯率上,付出巨大的代價。中國去年的外匯儲備下跌至3.3萬億美元,是自1992年以來首次的年度下跌。此外,中國央行在制止資金外流及提高潛在炒家的交易成本所推行的一系列行政措施,也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受阻。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最近建議,與其耗損外匯儲備捍衛人民幣,倒不如實行資本管制,以控制資金外流。另一方面,有經濟學者認為,人民幣應該一次過貶值,以降低市場對人民幣持續走軟的預期。但也有經濟學者表示,中國的資金外流基本上是個信心危機,中國應該扶持人民幣及進行經濟結構重組,以挽回市場的信心。
然而,中國經濟放緩為中國捍衛人民幣的努力,增添難度。官方剛剛公布的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讀六個月下滑,并降至三年半的低點,而服務業也有顯露放緩的跡象。中國正在推行“供給側改革”的政策,以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可能繼續呈下行的趨勢。此外,日本最近宣布的負利率政策可能導致日元趨軟,從而拉低包括中國的區域貨幣匯率,加上美元走強,都會對人民幣帶來壓力。
中國的經濟基本面,足以抵御任何賣空人民幣的炒家。但如何以最低的代價勝出,是中國央行的一大挑戰。這場博弈的經驗,也將有助于中國下一波的金融改革。(聯合早報)